[实用新型]新型活塞入缸装配工艺流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09458.3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3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荣俊林;徐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永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14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活塞 装配 工艺流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塞连杆入缸装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活塞入缸装配工艺流程设备。
背景技术
活塞连杆总成主要由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及连杆轴瓦等组成。它的作用是将活塞的往复运动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同时将作用于活塞上的力转变为曲轴对外输出转矩,以驱动汽车车轮转动。
目前传统的活塞连杆总成入缸装配是在发动机主装配线上在线装配,且缸体姿态是顶面朝上,活塞连杆总成入缸装配时间漫长,出错率较多,需要两个操作者在缸体上面和下面同时操作,由于缸体的姿态无法观察到连杆的装配过程,从而使得缸体的质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得不到最稳定的保证,进而威胁着驾车人员的生命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活塞入缸装配工艺流程设备,具备大量减少装配节拍以及可以提高装配过程中的可视性和成功率等优点,解决了因连杆的装配过程无法观察而导致缸体的质量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以及驾车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大量减少装配节拍以及可以提高装配过程中的可视性和成功率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活塞入缸装配工艺流程设备,包括待位梭台,所述待位梭台的形状为T型,T型待位梭台长端的顶部从后往前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辊道、第二辊道和第三辊道,T型待位梭台短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四辊道,第一辊道、第二辊道、第三辊道和第四辊道的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带导杆气缸、第二带导杆气缸、第三带导杆气缸和第四带导杆气缸,所述待位梭台的侧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待位梭台侧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装配线支撑台,主装配线支撑台远离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机器底座,机器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机器曲臂,并且机器曲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主装配线支撑台和待位梭台上方的机器爪。
优选的,所述第一辊道、第二辊道、第三辊道和第四辊道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活塞连杆托盘,活塞连杆托盘主要包括底板、两根支撑柱和四个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机器曲臂的形状为L型。
优选的,所述第一辊道、第二辊道、第三辊道和第四辊道的形状及大小均相等。
优选的,所述机器爪的横截面直径大于待位梭台的横截面直径与主装配线支撑台的横截面直径之和。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活塞入缸装配工艺流程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型活塞入缸装配工艺流程设备,通过待位梭台实现主装配线和活塞连杆装配线的线外装配,达到一装配一备装配双工位的方式大量缩短装配节拍的效果。
2、该新型活塞入缸装配工艺流程设备,通过待位梭台的设置,让待位梭台无缝衔接主装配线和活塞连杆装配线,达到缩短主装配线长度的效果,并达到相对于传统装配工艺而方便现今操作员活塞入缸装配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活塞入缸装配工艺结构示意图。
图中:1待位梭台、2第一辊道、3第二辊道、4第三辊道、5第四辊道、6第一带导杆气缸、7第二带导杆气缸、8第三带导杆气缸、9第四带导杆气缸、10连接杆、11主装配线支撑台、12机器底座、13机器曲臂、14机器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永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永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094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特殊键帽自动组装机
- 下一篇:机械键盘自动组装生产线的吸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