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键折叠电动轮椅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09616.5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2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召伟;王小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百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5/08 | 分类号: | A61G5/08;A61G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张华蒙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电动 轮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键折叠电动轮椅。
背景技术
电动轮椅主要用于靠电力驱动的电动轮椅,能够前进、后退和转弯,可在室内外使用,操作起来容易方便。
目前市场上电动轮椅较笨重且无法折叠收纳,摆放时特别占用空间,无法携带电动轮椅上交通工具,对使用者来说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键折叠电动轮椅,该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实现轻松折叠无负担,同时方便携带。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键折叠电动轮椅,包括扶手、靠背和坐垫框架组件,在所述的靠背的两侧均设置扶手,在其中一个扶手上设置控制器;在靠背下方设置坐垫框架组件,在坐垫框架组件中部设置坐垫横梁;在所述的坐垫框架组件后方的两侧对称设置后轮,每个后轮均分别通过后轮支撑杆与驱动轮相连;所述的驱动轮均分别通过下支撑杆与坐垫框架组件相连;所述的坐垫框架组件前方两侧分别通过前轮支撑架与前轮相连,在两个前轮之间设置脚踏板,在两个前轮支撑架之间设置推杆电机。
所述的上连杆通过第一转轴与靠背的底部相连,上连杆通过第四转轴与下连杆相连。
所述的下连杆通过第三转轴固定在坐垫横梁上。
所述的前轮支撑架通过第五转轴与坐垫框架组件相连。
所述的靠背的两侧通过第二转轴固定在坐垫框架组件上。
所述的前轮和后轮均为万向轮,驱动轮通过电机驱动。
在每个所述的驱动轮处设置配合使用的减震弹簧。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键折叠电动轮椅,通过推杆电机推动或拉动前轮支撑架,进而推动或拉动坐垫框架组件,推动或拉动下连杆,推动或拉动上连杆,推动或拉动靠背来完成轮椅的折叠,结构简单紧凑,具备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键折叠电动轮椅的主视图;
图2是一键折叠电动轮椅折叠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附图标记如下:扶手1、靠背2、上连杆3、坐垫框架组件4、减震弹簧5、后轮支撑杆6、后轮7、驱动轮8、前轮9、脚踏板10、推杆电机11、前轮支撑架12、下支撑杆13、下连杆14、坐垫横梁15、第一转轴16、第二转轴17、第三转轴18、第四转轴19和第五转轴20。
如图1所示,一键折叠电动轮椅,包括扶手1、靠背2和坐垫框架组件4,在靠背2的两侧均设置扶手1,在其中一个扶手1上设置控制器;在靠背2下方设置坐垫框架组件4,在坐垫框架组件4中部设置坐垫横梁15;在坐垫框架组件4后方的两侧对称设置后轮7,每个后轮7均分别通过后轮支撑杆6与驱动轮8相连,驱动轮8均分别通过下支撑杆13与坐垫框架组件4相连;坐垫框架组件4前方两侧分别通过前轮支撑架12与前轮9相连,在两个前轮9之间设置脚踏板10,在两个前轮支撑架12之间设置推杆电机11。
其中,上连杆3通过第一转轴16与靠背2的底部相连,上连杆3通过第四转轴19与下连杆14相连,下连杆14通过第三转轴18固定在坐垫横梁15上。
前轮支撑架12通过第五转轴20与坐垫框架组件4相连;靠背2的两侧通过第二转轴17固定在坐垫框架组件4上。
其中,前轮9和后轮7均为万向轮,驱动轮8通过电机驱动,进而带动前轮9和后轮7前进、后退和转弯。在每个驱动轮8处设置配合使用的减震弹簧5。
如图2所示,一键折叠电动轮椅折叠后,前轮9和脚踏板10均收起,在前轮支撑架12的带动下向上折叠,坐垫框架组件4向后向下折叠,靠背2竖直向下,折叠完成后,驱动轮8和后轮7在地上,方便使用者移动折叠后的轮椅。
控制原理:控制器控制左右电机,使用者通过电动推杆遥控器按键一键折叠,启动电池驱动推杆电机,电动推杆,依次带动前轮支撑架12、坐垫框架组件4、下连杆14、上连杆3和靠背2,完成一键折叠。
工作过程:一键折叠电动轮椅,通过推杆电机推动或拉动前轮支撑架12,进而推动或拉动坐垫框架组件4,推动或拉动下连杆14,推动或拉动上连杆3,推动或拉动靠背2来完成轮椅的折叠;展开时原理相同,动作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百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金百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096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