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箱体上的油管接口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10258.X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9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李联靓;刘毓;陈光清;隆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重齿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06 | 分类号: | F16L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箱体 油管 接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管接口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箱体上的油管接口。
背景技术
以往的箱体的油管接头都是贴板的形式,这种贴板形式的接头外部焊缝一般焊角不大,很多为一道成型,在后期的产品运营时,因油压过高,极易从贴板中的缝隙中从外圈焊缝处渗漏出来,而这在加工过程中没有有效的检测手段可以预防。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企业都采用很多结构的油管替代原有的贴板结构,然而在实际使用中,都很难避免渗漏的现象,而一些结构虽然在渗透方便取得有效的效果,但在安装时较为复杂,在油箱使用完全后,很难卸下,在重复利用方面存在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体上的油管接口,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箱体上的油管接口,包括:箱体、通管、橡胶垫片、内压片、外压片和固定螺母,所述的箱体为油桶,且箱体上开有与通孔,所述的通管穿过箱体的通孔,且通管中部开有螺纹,所述的内压片固接在通管的末端,所述的橡胶垫片套在通管上,且橡胶垫片位于内压片与箱体之间,所述的固定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在通管上,所述的外压片套在通管上,且外压片位于固定螺母与箱体之间。
优选的,所述的内压片上部固接有一压紧圈。
优选的,所述的橡胶垫片为耐腐蚀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的内压片、外压片为硬质金属板,内压片、外压片都为耐腐蚀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的通管上通过螺纹连接有一限位螺母,所述的限位螺母位于固定螺母上方,限位螺母压紧固定螺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箱体上的油管接口,通过在通管末端固接一内压片,再在内压片与箱体之间设置一橡胶垫片,最后通过固定螺母将外压片压紧在箱体上,利用内压片压紧橡胶垫片,实现密封,同时在内压片上设置一压紧圈,进一步压紧橡胶垫片,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而限位螺母的设置可防止固定螺母在使用时因为振动导致松动,防止油管的松动导致漏油。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拆卸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通管;3-橡胶垫片;4-内压片;5-外压片;6-固定螺母;7-压紧圈;8-限位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箱体上的油管接口,包括:箱体1、通管2、橡胶垫片3、内压片4、外压片5和固定螺母6,所述的箱体1为油桶,且箱体1上开有与通孔,所述的通管2穿过箱体1的通孔,且通管2中部开有螺纹,所述的内压片4固接在通管2的末端,所述的橡胶垫片3套在通管2上,且橡胶垫片3位于内压片4与箱体1之间,所述的固定螺母6通过螺纹连接在通管2上,所述的外压片5套在通管2上,且外压片5位于固定螺母6与箱体1之间。
优选的,所述的内压片4上部固接有一压紧圈7。
优选的,所述的橡胶垫片3为耐腐蚀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的内压片4、外压片5为硬质金属板,内压片4、外压片5都为耐腐蚀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的通管2上通过螺纹连接有一限位螺母8,所述的限位螺母8位于固定螺母6上方,限位螺母8压紧固定螺母6。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箱体上的油管接口,通过在通管2末端固接一内压片4,再在内压片4与箱体1之间设置一橡胶垫片3,最后通过固定螺母6将外压片5压紧在箱体1上,利用内压片4压紧橡胶垫片3,实现密封,同时在内压片4上设置一压紧圈7,进一步压紧橡胶垫片3,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而限位螺母8的设置可防止固定螺母6在使用时因为振动导致松动,防止油管2的松动导致漏油。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重齿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重齿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02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