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蒸箱用水盒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11274.0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2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肖辉;方小林;曹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4 | 分类号: | A47J27/0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箱用水盒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蒸箱零部件,具体指一种蒸箱用水盒结构。
背景技术
蒸箱的工作介质是水蒸气,因此蒸箱工作前需要在蒸箱的水盒中加入水,以产生水蒸气;蒸箱的使用过程中,水蒸气遇冷液化生成冷凝水。冷凝水会积存在内胆壁上和门体下方的积水槽内。产生的冷凝水通常是被抽送回水盒中。
现有蒸箱用水盒只有一个容腔,同时盛放干净的用于蒸煮食物的净水和抽取回的冷凝水。由于抽取回的冷凝水内经常会含有油脂等杂质,因此冷凝水和烹饪用净水混合,一方面会引起卫生问题,更严重的是在多次烹饪中会导致食物串味,甚至水路水垢积累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将回抽的冷凝水和烹饪用净水分开盛放的蒸箱用水盒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蒸箱用水盒结构,包括盒体和扣盖在所述盒体的端口上的盒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盒体的内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净水腔和冷凝水腔,所述盒盖上设有与所述净水腔相对应的加水孔,所述盒体的壁上设有与所述净水腔相对应的出水孔和与所述冷凝水腔相对应的回水孔。
较好的,所述出水孔上可以设有用于过滤水中杂质的过滤件,以防止水中杂质进入蒸箱循环系统中。
所述过滤件优选为滤网。
作为上述各方案的改进,可以在所述出水孔和所述回水孔上分别连接有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所述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与各自对应的出水孔和进水孔之间均设有密封件。该方案方便水盒上出水孔和回水孔与蒸箱内对应管道的连接,同时方便水盒的取、放。
所述第一接管和第二接管还可以连接在对接件上,所述对接件位于所述盒体外。通过对接件连接蒸箱内对应管路,进一步优化水盒与蒸箱内部对应水管之间的装卸。
为方便水盒的取放,还可以在所述盒体上还设有拉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蒸箱用水盒结构,能够将蒸煮用净水和回抽的冷凝水分开储存,有效保证了蒸煮的卫生性,同时避免了食物串味,保证了烹饪效果;同时盒盖上加水孔的设计,能够有效避免加错水的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配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解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盒体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该蒸箱用水盒结构包括:
盒体1,盒体1内设有隔板3,将盒体1的内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净水腔11和冷凝水腔12,盒体1的壁上设有与净水腔11相对应的出水孔13和与冷凝水腔12相对应的回水孔14;盒体1的侧壁上还设有拉手15。
盒盖2,可拆卸地扣盖在盒体1的端口上,盒盖2上设有与净水腔11相对应的加水孔21。
过滤件7,用于滤除净水中的杂质,避免杂质进入蒸箱的循环系统中,本实施例采用滤网3作为过滤件,对应于出水孔13设置在第一接管41内。
第一接管41和第二接管42,为短接管,分别连接在出水孔13和回水孔14上,并且第一接管41和第二接管42与各自对应的出水孔13和进水孔14之间均设有密封件5。
第一接管41和第二接管42的外端连接在对接件6上,对接件6位于盒体1外。
工作时,净水腔内的净水经过滤件过滤后,进入蒸箱的循环系统,生产蒸汽,对食物进行加热蒸煮;蒸箱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冷凝水被抽送至冷凝水腔中储存。
需要倒出冷凝水或清洁水盒时,拉住拉手,将水盒从蒸箱内取出,打开盒盖,倒出冷凝水,即可对盒体进行清洗;需要加入净水时,不需要打开盒盖,直接从加水孔向盒体内注水,即可准确地将净水加入到净水腔内,不会错加到冷凝水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12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电缆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按键开关调节的自动收线结构及穿戴式电子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