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声波杀菌的饮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11799.4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9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郑德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德胜 |
主分类号: | C02F1/36 | 分类号: | C02F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6200 广东省肇庆市四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波 杀菌 饮水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毒设备,尤其是一种超声波杀菌的设备,隶属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净水过滤器只是滤除水中的沙子,以及看不见的渣滓和有悬浮微粒状物体,对于细菌,如大肠杆菌族细菌、伤寒沙门氏菌等,一般是过滤不了。这些细菌,必须要用外界的能量来遏制、消灭;未来的细菌由于环境污染严重,导致细菌的生命力也越来越顽固,杀菌的工作也越来越困难。
为了将净水器内的细菌杀死,普遍的做法是利用紫外线照射和超声波辐射等新技术。据了解,目前采用紫外线杀菌的净水器,杀菌效果并不好。因为紫外线杀菌器使用的最佳条件:水体为5℃-50℃相对温度,而自来水管道内的水温是 4-10℃,无法满足紫外线的杀菌条件,由此势必影响杀菌的效果。而采用超声波杀菌的净水器,其设备优于紫外线杀菌的净水器,当可满足细菌杀死的健康饮水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低噪音、散热性好的超声波杀菌的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超声波杀菌的饮水设备,包括管道固定接头、桶身、震板、换能器,所述的桶身的桶嘴设有管道固定接头,桶身底部内设有震板和换能器,所述的换能器设在震板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固定接头由进水管和出水管构成,出水管伸入到桶身内部,位于震板的上方,所述的换能器下方设有线路板,换能器外围设有吸音材料,所述的吸音材料位于震板与线路板之间,线路板下方设有风扇,并通过电路连接换能器和风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桶身采用食品级的不锈钢材料制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桶身底部设有网罩,网罩上设有散热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震板的外缘设有螺旋牙纹,通过螺旋牙纹固定在桶身内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吸音材料为静电植绒的软布或海绵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换能器以40KHz 的频率震动,震板传动的超声波在水中产生许多空穴,空穴爆破的能量对水进行杀菌;桶身底部设有静音风扇和网罩,网罩上的散热孔便于换能器散热;换能器外围设有吸音材料,消除和降低超声波在水中传播产生的噪声;设有管道固定接头,便于维修和更换,提高通用性;进线口处设置橡皮圈,采用高压硅胶电缆,不易折断,保证供电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管道固定接头;2、进水管;3、桶身;4、震板;5、换能器;6、线路板;7、网罩;8、吸音材料;9、风扇;10、螺旋牙纹;11、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势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一种超声波杀菌的设备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超声波杀菌的饮水设备,包括管道固定接头1、桶身3、震板4、换能器5。其中,所述桶身3的桶嘴设有管道固定接头1,它的底部内设有震板4和换能器5。设备的总体特征在于:所述的换能器5设在震板4下方;管道固定接头1由进水管2和出水管11构成;出水管11伸入到桶身3内部,位于震板4的上方;换能器5下方设有线路板6,外围设有吸音材料8、线路板6和驱动换能器5。按照 40KHz 的频率震动,震板4传动的超声波在水中产生许多空穴,空穴爆破的能量对桶内的水进行杀菌。所述的吸音材料8位于震板4与线路板6之间,其中线路板6下方设有风扇9,并通过电路连接换能器5和风扇9,同时设有开关电源,能够将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高频、高压的电流。
如图1所示,所述的桶身3采用食品级的不锈钢材料,它的底部设有散热孔的网罩7。桶身3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为存水室,供超声波杀菌;下半部分为超声波换能器5和线路板6等元件的安装位置。为保证桶身3有足够的空间,设备配有静音风扇9和网罩7,其中网罩7上的散热孔便于换能器5散热。
如图1所示,所述的震板4的外缘设有螺旋牙纹10,通过其固定在桶身3内部。
由于输入电源为 220V AC,进线口处设置与不锈钢桶隔离的橡皮圈,其内部的电缆采用高压硅胶电缆,不易折断,保证供电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德胜,未经郑德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17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体加热器
- 下一篇:一种无毒仿釉涂料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