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设有电压温度采集结构的锂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11869.6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2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钟茂胜;李一民;郑士鹏;王吉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正昀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86 | 代理人: | 毛洪梅 |
地址: | 224006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有 电压 温度 采集 结构 锂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组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有电压温度采集结构的锂电池组。
背景技术
锂电池组具有工作电压高、使用寿命长、节能环保等显著优点,已经成为储能领域的尖端产业。电池管理系统即BMS是锂电池组的核心之一,电池管理系统通过测量电池组工作时其电压、温度等对电池组进行监测,保证电池组的工作运行良好高效。
现行电池管理系统普遍采用线束与锂电池的电芯相接进行信号传递,但由于线束连接复杂,结构不美观,且成本高,又线束连接易脱落,信号的传输无法得到保障。
针对以上情况,现需求一种设有电压温度采集结构的锂电池组,不仅结构美观简洁,且能够良好的进行信号的传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设有电压温度采集结构的锂电池组,不仅结构美观简洁,且能够良好的进行信号的传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设有电压温度采集结构的锂电池组,包括锂电池组、第一PCB板和若干个第二PCB板,所述锂电池组包括电池盒和若干电池模块,若干所述电池模块串联相接设于所述电池盒内,所述电池模块的电芯与所述第二PCB板相连,所述第二PCB板与所述第一PCB板相接,所述第一PCB板与所述BMS板相接;第二PCB板取代传统的线束进行信号传递,减少了线束的使用,提高了连接的可靠和美观度,第一PCB板作为中转连接板与BMS板连接,可避免采集线直接与BMS板连带来的线束杂乱。
优选的,所述第一PCB板、所述第二PCB板和所述BMS板的线束连接均采用端子排,端子排不仅易于维修和安装,且连接牢靠。
优选的,所述电池盒内围上方固定有PCB板支架,所述第一PCB板、所述第二PCB板和BMS板固定于所述PCB板支架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二PCB板平行排列设于所述PCB板支架上方,所述第一PCB板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PCB板的中轴线垂直,所述第一PCB板设于所述PCB板支架的边沿,所述BMS板位于所述第一PCB板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PCB板的两端设有紧锁装置,所述紧锁装置将第一PCB板固定在所述PCB板支架上方。
优选的,所述紧锁装置包括螺栓、垫片和弹簧,所述螺栓通过螺纹垂直设于所述PCB板支架上方,所述螺栓外围套有弹簧,所述弹簧上方设有垫片,所述垫片上方设有第一PCB板,所述第一PCB板上方设有螺母。紧锁装置既可以固定第一PCB板,当第一PCB板受到振动,紧锁装置的弹簧可起缓冲的作用,可保护第一PCB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PCB板边沿设于向外凸起,所述第一PCB板边沿的下方设有环氧槽,所述第一PCB板的凸起嵌入所述环氧槽,由于环氧材质韧性好,可对第一PCB板进行防振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PCB板和所述第二PCB板采用双面纤维,此结构的PCB板韧性好,韧性好,使用寿命长。
优选的,所述第一PCB板和所述第二PCB板采用双面PCB板,双面PCB板可提高接线数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代替传统的线束,提高了美观度
(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间的连接线通过端子排方式,提高了连接的牢靠性,且易于线束维修和安装。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锂电池组俯视图;
图2为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紧锁装置侧视图。
图中标记为:1、电池盒;2、PCB板支架;3、BMS板;4、第二PCB板;5、第一PCB板;6、螺栓;7、螺母;8、垫片;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设有电压温度采集结构的锂电池组,包括锂电池组、第一PCB板5和若干个第二PCB板4,锂电池组包括电池盒1和若干电池模块,若干电池模块串联相接设于电池盒1内,电池模块的电芯与第二PCB板4相连,第二PCB板4与第一PCB板5相接,第一PCB5板与BMS板3相接;第二PCB板4取代传统的线束进行信号传递,减少了线束的使用,提高了连接的可靠和美观度,第一PCB板5作为中转连接板与BMS板3连接,可避免采集线直接与BMS板3连接带来的线束杂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正昀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正昀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18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文教学用授课桌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显示器桌面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