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式比例施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12848.6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3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贤;孙慧博;李娜;王东峰;毕海燕;齐贵;仇丽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C23/04 | 分类号: | A01C23/04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45 | 代理人: | 曹玉琳 |
地址: | 25503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比例 施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农田灌溉领域,主要应用于大棚蔬菜及粮食作物生产中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具体是一种电动式比例施肥器。
背景技术
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是借助压力系统,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配兑成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均匀定量灌溉到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现有技术中比较常用的是文丘里施肥器,但是一般存在以下问题:1、需要高水压,对管材要求较高,相对造价较高;2、利用水阻力吸肥,使管道水阻大增,水流量变小,灌溉效率较低;3、使用难度较高,设计不当或水压不足时不能正常工作。而且在现有技术中,一般只是设置一个肥料罐提供肥液,在灌溉量比较大的情况下,需要的肥液就比较多,一个肥料罐内的肥液不能满足灌溉的需求,就需要在另外配置肥液添加入肥料罐内,以保证施肥灌溉的进行,操作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式比例施肥器,不需要高水压,对管材要求不高,只需要一般常用的灌溉管道即可实现;无需调小水流量,提高施肥灌溉效率;可以使得肥料的供给比较均匀,保证了施肥的连续进行,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电动式比例施肥器,包括主水管、混肥装置和控制器,所述主水管上依水流方向依次设置取水直管和进肥直管,所述混肥装置包括肥料罐,所述肥料罐上设置进肥口、搅拌装置、分隔层、进水口、第一出肥口和液位传感器,所述进肥口位于肥料罐的顶部,所述分隔层将肥料罐分为上肥料罐和下肥料罐两部分,所述分隔层上设置第二出肥口,所述第二出肥口处设置电磁阀,所述进水口位于上肥料罐的上部,并通过取水软管与取水直管连通,所述取水软管上设置取水泵,所述取水直管上设置取水控制阀,所述第一出肥口位于下肥料罐上并通过进肥软管与进肥直管连通,所述进肥软管上设置进肥水泵,所述进肥直管上设置进肥量控制阀,所述液位传感器位于下肥料罐内,所述搅拌装置、液位传感器、电磁阀、取水泵、进肥水泵均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设置于肥料罐顶部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与肥料罐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伸出肥料罐外部并设置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与搅拌轴传动连接,所述搅拌轴位于肥料罐内部的部分设置搅拌桨,所述搅拌电机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第二出肥口处设置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位于电磁阀的上侧。
所述进肥口为多个。
所述进肥口处设置抽肥软管,所述抽肥软管上设置用于吸取肥料的抽肥机,所述抽肥机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取水直管和进肥直管之间设置单向阀。
所述取水直管与主水管连通的一侧为舌型结构,且凹面面向水流方向。
所述进肥直管与主水管连通的一侧为舌型结构,且凹面远离水流方向。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无需高水压,对管材要求不高,只需要一般常用的灌溉管道即可实现;无需调小水流量,从而可以提高施肥灌溉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液位传感器可以检测到下肥料罐内的液位,当液位低于第二出肥口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阀闭合,控制取水泵打开,控制搅拌装置运行,抽取清水至上肥料罐内用于混肥,同时可以人为将肥料加入上肥料罐内或者自动控制抽肥机抽取肥料,这样可以在高浓度肥料溶液未完全使用完时即可进行混肥操作,保证了高浓度肥料溶液的充足供应,从而可以使得肥料的供给比较均匀,保证了施肥的连续进行,操作方便。
3、第二出肥口处设置过滤网,过滤网位于电磁阀的上侧,过滤网用于过滤没有溶解的肥料,避免堵塞电磁阀。
4、进肥口为多个,便于同时放置多种肥料进行混合溶解。
5、进肥口处设置抽肥软管,抽肥软管上设置用于吸取肥料的抽肥机,抽肥机上可以设置控制吸取肥料的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置开关机按键和抽肥量设置按键,便于自动抽取适量的肥料进行混合溶解。
6、取水直管和进肥直管之间设置单向阀,避免混入肥料的水向水源处流动,从而避免水源的污染。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取水直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进肥直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淄博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28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态肥料配肥施肥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防滑荷叶采收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