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筋条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14139.1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1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胡立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E04G2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筋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墙面抹灰用的一种辅助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施工工地上工人常使用充筋和做灰饼的方式来控制墙体的平整度和垂直度,由于没有专用的充筋材料,工人普遍使用砂浆充筋,充筋效率比较低。也有部分会使用铝合金线条充筋,但是这种材料一方面不容易被固定在墙上,另一方面成本比较高。如果采用做灰饼,在收平过程中有灰饼的地方很容易收平,但是没有灰饼的地方如果靠尺用力不均匀,就很难收平。
现有的阳角线条可以用作抹灰辅助充筋条使用,该线条为PVC材质,长2.4m,宽2cm,线条的两边都有开孔,很容易被固定在墙上,而且砂浆很容易通过空隙进入线条背后,不会造成线条背后空洞。这种型号的阳角线条的宽度和长度都不符合自动化精细施工的操作流程,阳角线条2cm的宽度决定了抹灰的厚度≥1.6cm,对于平整的墙体来说,找平根本不需要那么厚的抹灰,而且随着新材料的出现,如加气砌块,墙体平整度大幅提高,抹灰已经偏向薄层。如果采用最新机喷抹灰施工流程,普通的充筋条无法满足充筋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现更薄抹灰要求的辅助充筋条,
一种充筋条,其为一种条形折板,包括两条折边,两条折边边缘在一个水平面,每条折边各设有固定孔,所述两条折边的宽度相等,宽度距离在0.8cm-1.0cm,所述两条折边形成角度为30°~90°。
作为优选,所述两条折边形成角度为90°。
作为优选,所述两条折边形成角度为60°。
作为优选,所述条形折板重100g-120g。
作为优选,所述条形折板重120g。
作为优选,所述条形折板的长度为1.6m。
作为优选,所述条形折板的长度为2.8m。
作为优选,所述条形折板为PVC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将充筋条折边宽度设置为0.8cm~1cm,使得抹灰操作中抹灰厚度在0.8cm,减小了抹灰厚度,适用于机喷抹灰施工现场。
2、本实用新型对于抗压强度高、粘稠性高的砂浆,并通过机喷操作具有优选性,实现的抹灰效果较好。对于普通手工搅拌砂浆,其抹灰厚度需要更厚才能达到墙面平整。
附图说明
图1为充筋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充筋条,其为一种条形折板,包括两条折边,两条折边边缘在一个水平面,每条折边各设有一排固定孔,两条折边的距离为0.8cm~1.0cm,两条折边形成角度为30°~90°,在操作过程中,加上用于固定的砂浆厚度,抹灰厚度在0.7cm~1.5cm之间。条形折板重 100g~120g,条形折板为PVC材质。
实施例1:
一种充筋条,为一种阳角线条,两条呈90°角的折边1,两条折边1分别设有一排圆孔 2,两条折边宽1cm、长2m,折边1长度即为充筋条长度,两条折边边缘在一个水平面,充筋条采用PVC材质,重120克,这种设置有效防止充筋条断裂。本实施例的充筋条对应的抹灰厚度为0.8cm,如果遇到墙体不平整的地方,例如需要增加抹灰厚度到1.5cm的时候,就增加砂浆厚度,就可满足1.5cm的抹灰厚度要求,操作简单。所以折边宽1cm,长2m的充筋条最适宜用作墙面抹灰使用。
实施例2:
将实施例1中的充筋条折边长度改为1.6cm,其他不变;由于现有住宅房层高普遍为2.8m,将充筋条长度设置为1.6m和2m,可以将1.6m充筋条中间剪断后与2m长的充筋条拼接刚好满足高度要求,减少了材料浪费。如果直接采用2.8m的充筋条操作起来更方便,但由于长度过长,充筋条容易断裂。如果遇到更高楼层的厂房,充筋条的长度也是不宜过长,所以,需要将现有充筋条剪短拼接。1.6m和2m的尺寸在使用的时候不用重复测量充筋条长度,使得操作更加便捷。
实施例3:
将实施例1中的折边宽度改为1.3cm,充筋条角度改为30°。这种设置是的操作的抹灰厚度达到最大,适用于相对不平整的墙面,需要更厚的抹灰来保证墙面的平整度。
实施例4:
将实施例1中的折边宽度改为0.8cm,这种设置是的操作的抹灰厚度达到最薄,适用于施工前面状态好的墙面。
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实施例4的充筋条长度基础上,将充筋条两条折边的角度改为60°或者30°或其他角度,根据实际操作得出结论,角度越小,则两边可填充砂浆空间较大,在操作中更加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41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测试结构
- 下一篇:一种集成电流传感器的SiC晶体管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