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触壁长颈漏斗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14453.X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3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尚岩力;张勇;周新贵;张润芬;刘兵;康达;石建业;苏林袖;李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六局集团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11/02 | 分类号: | B67C1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东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触壁长颈 漏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建筑领域中的水泥密度试验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防触壁长颈漏斗。
背景技术
在水泥密度试验中,需要将无水煤油注入到李氏瓶中,然后再注入水泥,这样以无水煤油(使测定的水泥不产生水化反应,液体介质采用无水煤油)作为介质,使液体介质充分地浸透水泥颗粒,然后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水泥的体积等于它所排开的液体体积,从而计算出水泥单位体积的质量即为密度。
目前,在单次试验过程中,必须使用两个长颈漏斗,即加入无水煤油的长颈漏斗和加入水泥的长颈漏斗,试验要求必需先加入无水煤油,传统的长颈漏斗会在加完煤油后,在提起的过程中,管口残留的液体污染李氏瓶内壁,需要用滤纸擦拭干净,但由于在李氏瓶内,擦拭十分困难,而且不易擦净,由于无法避免漏斗口与李氏瓶内壁的接触,造成装水泥的长颈漏斗口污染,造成水泥粘结,使后续水泥放入困难;在装填水泥的过程中,为加快水泥填装速度,长颈漏斗需要震动,无规则的敲打、抖动,这样容易使部分水泥与刻度线以上部位的煤油混合,使长颈漏斗口不断触碰李氏瓶内壁,使粘连加剧,影响试验速度,直接加入水泥更易造成液体迸溅,影响试验速度和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触壁长颈漏斗,能够有效地解决水泥密度试验中发生煤油、水泥的混合粘连而影响试验结果和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触壁长颈漏斗,其包括具有长颈部的漏斗本体,所述长颈部上设置有用于隔开瓶体内壁的隔离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隔离环设有多个,沿所述长颈部的轴线方向上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隔离环包括环圈和多个隔条,所述隔条均匀地布置在所述环圈的外周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隔离环为耐高温塑料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隔离环与所述长颈部固定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触壁长颈漏斗,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漏斗的长颈部上设置隔离环,水泥密度试验中,煤油添加时,添加煤油的长颈漏斗不会与李氏瓶接触,能够在水泥试样添加过程中保持李氏瓶内壁洁净,防止煤油、水泥发生混合粘连,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率,并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触壁长颈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于图1所示结构中A-A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一种防触壁长颈漏斗,其包括具有长颈部2的漏斗本体1,所述长颈部2上设置有用于隔开瓶体内壁的隔离环3。使用时,将长颈漏斗固定在李氏瓶内部中心的位置并可做小幅度上下震动,在加入无水煤油后,可使长颈漏斗垂直提起,防止李氏瓶内壁污染;同样使用同款长颈漏斗(使用前需烘干),加入水泥时,水泥可直接到达无水煤油液面上方,控制好填装速度,即可快速完成试验。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漏斗的长颈部2上设置隔离环3,水泥密度试验中,煤油添加时,添加煤油的长颈漏斗不会与李氏瓶接触,能够在水泥试样添加过程中保持李氏瓶内壁洁净,防止煤油、水泥发生混合粘连,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率,并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离环3设有多个,沿所述长颈部2的轴线方向上设置。这样的设计,能够使长颈漏斗无论在固定在李氏瓶内部时,还是在插入李氏瓶内部时,还是从李氏瓶内部摆出时,都能够保持在垂直状态,防止漏斗口与瓶体内壁接触。
结合参见图2所示,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离环3包括环圈31和多个隔条32,所述隔条32均匀地布置在所述环圈31的外周面上。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有利于将长颈漏斗固定在李氏瓶内部中心的位置,另一方面,避免隔离环3以封闭环的形式与瓶体内壁构成活塞结构,减少了隔离环3与瓶体内壁之间的摩擦力,方便长颈漏斗做小幅度上下震动,进而加快水泥加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离环3为耐高温塑料材质,以保证在120℃以内无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六局集团广州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六局集团广州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44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