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锈钢管加蜡磨轮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15325.7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3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曹俊杰;袁进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永大不锈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36 | 分类号: | B24B5/36;B24B5/35;B24B41/02;B24B41/06;B24B5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管 加蜡磨 轮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锈钢管打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需手持蜡块给磨轮加蜡的不锈钢管加蜡磨轮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的钢管磨轮机中,需要人手拿着蜡块靠近磨轮,使转动中的磨轮粘上部分蜡粉并对钢管进行打磨。但随着蜡块逐渐变小,为了避免人手因触碰到磨轮而弄伤,当蜡块剩下一小块时就不再继续使用而换另一块。这种方式使剩下的蜡块余料难以再次使用,造成蜡块的严重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锈钢管加蜡磨轮机构,其能大幅提升蜡块的使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安全性较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锈钢管加蜡磨轮机构,包括加工平台和位于其上方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用于给钢管抛光的磨轮,加工平台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支承钢管的承托部,箱体上设有能使蜡块滑至所述磨轮轮面的加蜡部,磨轮连接有驱动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蜡部为截面与蜡块相适配的直管结构,其下端伸入至所述箱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加蜡部倾斜布置,其上端位于所述箱体的侧面外侧,加蜡部的轴心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7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加蜡部下端的延伸方向朝向所述磨轮的轴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加蜡部包括相互为可拆式连接的第一加蜡管和第二加蜡管,所述第一加蜡管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其下端位于箱体内,所述第二加蜡管的下端与第一加蜡管的上端连接,第二加蜡管的上端为加蜡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承托部包括滚轮组,所述滚轮组包括布置在钢管下方两侧且相适配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为电机。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不锈钢管加蜡磨轮机构具有以下优点:
1、蜡块通过加蜡部滑进箱体内并与磨轮接触,其能通过自身重力保持蜡块与磨轮的持续接触,直至蜡块被磨到完全消失,这种方式能大幅提升蜡块的使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无需人手持续给蜡块施压,避免了人手触碰到磨轮,安全性较高;
2、加蜡部为直管结构,防止蜡块与磨轮接触过程中出现较大的跳动,使磨轮的加蜡量保持稳定;
3、加蜡部倾斜布置,其上端位于箱体的侧面外侧,方便人员操作,倾斜布置的加蜡部使蜡块对磨轮的压力不会太大,避免了蜡块不必要的消耗;
4、加蜡部包括相互为可拆式连接的第一加蜡管和第二加蜡管,当需要长度较长的蜡块时,可通过更换第二加蜡管来调节加蜡部的长度。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不锈钢管加蜡磨轮机构的正视图;
图2为不锈钢管加蜡磨轮机构的左视剖视图。
图中,1、磨轮;2、驱动机构;3、箱体;4、加工平台;5、承托部;6、蜡块;7、加蜡部;71、第一加蜡管;72、第二加蜡管;73、螺栓;8、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不锈钢管加蜡磨轮机构,包括加工平台4和位于其上方的箱体3,所述箱体3内设有用于给钢管8抛光的磨轮1,加工平台4上设有至少两个用于支承钢管8的承托部5,箱体3上设有能使蜡块6滑至所述磨轮1轮面的加蜡部7,磨轮1连接有驱动机构2,驱动机构2固定在箱体3侧壁上。蜡块6通过加蜡部7滑进箱体3内并与磨轮1接触,其能通过自身重力保持蜡块6与磨轮1的持续接触,直至蜡块6被磨到完全消失,这种方式能大幅提升蜡块6的使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无需人手持续给蜡块6施压,避免了人手触碰到磨轮1,安全性较高。
加蜡部7为截面与蜡块6相适配的直管结构,其为方管,加蜡部7的下端伸入至所述箱体3内并靠近磨轮1的轮面一侧。加蜡部7为直管结构,防止蜡块6与磨轮1接触过程中出现较大的跳动,使磨轮1的加蜡量保持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永大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永大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53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