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混凝土涵管和预制综合管廊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15504.0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86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阙良刚;史小军;荣哲;姜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E02D29/00;E02D29/045;E02D2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朱坤鹏,王春光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混凝土 涵管 综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涵管,还涉及一种含有该预制混凝土涵管的预制综合管廊。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节奏的加快,以及地方经济对产业化升级的迫切需求和绿色环保建设的需要,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受到各建设单位、设计院所、施工单位的广泛关注,装配式混凝土综合管廊以其固有优势将成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趋势性产品。
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采用工厂预制管节,构件的质量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但在现场采用机械拼装,接缝位置是防水薄弱点,而地下管廊又是100年工程,因此,行业内的研究机构都将装配式管廊接口防水作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我国的科技工作者以下努力。
如中国专利CN 105525628A,公开日期2016年4月27日,公开了《一种管廊接口密封装置》。其结构包括设置在地表下且其中部设置为V形的防水密封带,所述防水密封带的V形两端分别设置有上部凹槽和下部凸台,所述的凹槽内设置有通过扣压模块固定在凹槽内的弹性压条,所述防水密封带两侧的管廊接口平面部位的水泥构件中分别设置有预埋型钢,所述预埋型钢的凹槽内设置有与其配套使用的旋扣,所述旋扣的上部镶入所述的扣压模块,两个所述扣压模块的顶部设置有与地表平齐的接缝盖板,所述的接缝盖板通过其两端分别穿入所述扣压模块和旋扣的两个螺栓予以固定。
如中国专利CN205502066U,公开日期2016年8月24日,公开了一种《管廊预制件及装配式矩形综合管廊》,该专利中提及“密封结构沿管段本体周向环形封闭设置在插接配合面上”。
如中国专利CN204098065U,公开日期2015年1月14日,公开了一种《一种可体内张拉的预制拼装综合管廊》,该专利中提及“相邻预制节段构件之间设置有止水带,保证了综合管廊的防水止水性能”。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1.0.3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现有的技术的缺点是只注重“防”,而不注重“防、排、截、堵结合”的方式,由于管廊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由于材料质量、施工质量以及材料老化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了渗漏,防不胜防,于是就形成了当前多道防水措施的做法,既增加了成本,又不能彻底解决渗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综合管廊的连接处容易渗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混凝土涵管和预制综合管廊,该预制混凝土涵管和预制综合管廊解决了拼接部位的防水问题,实现“防、排、堵”的结合,材料寿命到期后,防水接口还能修复,确保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混凝土涵管,该预制混凝土涵管的两端的环形端面上均含有防水排水结构,该防水排水结构包括沿该预制混凝土涵管的周向设置的排水槽和密封胶条安装槽,密封胶条安装槽位于排水槽和该预制混凝土涵管的外表面之间,排水槽到该预制混凝土涵管的外表面的距离小于排水槽到该预制混凝土涵管的内表面的距离。
该预制混凝土涵管的断面为回字形,该预制混凝土涵管的两端内设有用于连接固定的张拉连接孔。
该预制混凝土涵管的中心线沿水平方向设置,该预制混凝土涵管的内表面的底部设有管廊排水沟,管廊排水沟沿该预制混凝土涵管的中心线方向设置,排水槽与管廊排水沟连通。
该预制混凝土涵管的壁厚为200mm~300mm,排水槽到该预制混凝土涵管的内表面的距离为110mm~160mm。
该预制混凝土涵管的壁厚为250mm,排水槽到该预制混凝土涵管的内表面的距离为125mm,排水槽的宽度为30mm,排水槽的深度为30mm。
密封胶条安装槽的断面由第一侧边、底边和第二侧边连接组成,底边为一条与该预制混凝土涵管的端面平行的线段,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在底边的两侧互为镜像,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均为一条弧线或直线段。
密封胶条安装槽与排水槽之间的距离小于密封胶条安装槽与该预制混凝土涵管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密封胶条安装槽的深度为10mm,密封胶条安装槽的宽度为35mm~4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55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