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安全带高度调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16085.2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7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潘选利;邓媛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思致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2/20 | 分类号: | B60R22/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安全带 高度 调节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安全带高度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前排安全带是汽车安全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轿车上前排驾驶员侧和副驾驶侧都安装有与安全带配合的高度调节装置。为了适应不同人的体形特征,通过调节它的高度来达到安全带在人胸部最好的约束位置。随着汽车工业中人性化设计的潮流,在对安全带的佩带舒适度上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安全带的佩带舒适程度很大部分取决于高度调节器。
目前的安全带高度调节器结构都是滑块的翻边与滑轨配合,受力时主要靠滑块的翻边抱住滑轨,受力面积较小,容易变形,滑块不易加工,同时精度较差,对滑块的强度要求较高,容易出现滑块失效造成整体结构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强度高、稳定性强的汽车安全带高度调节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车安全带高度调节结构,包括滑轨、滑块,还包括螺柱、定位板和锁止销,所述的滑块设于滑轨的正面,所述的定位板设于滑轨的反面,所述的螺柱依次穿过滑块、滑轨和定位板并将它们连接,所述的锁止销安装在定位板上,位于滑轨的两侧。
所述的滑轨为长条形,滑轨的中间开有长孔,滑轨的左右两边设有齿状的卡扣。
所述的螺柱穿过滑轨的长孔,固定安全带的导向环。
优选地,所述的锁止销为上下双排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滑轨的横截面呈“几”形,所述的滑块的横截面为河沟形,所述的滑块盖合在滑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滑块限制Y方向,螺柱限制X方向,滑块的两侧的锁止销固定滑轨与滑块在Z方向的相对位置,这种结构有效保证了在各个力的方向上控制力的稳定性;
该结构增加了滑块与滑轨的接触面,增加了碰撞的稳定性,双排的锁止销设置,可以有效提升力的稳定性;
河沟形滑块结构可通过一道冲压折弯制得,提高加工效率及加工精度,可以有效保证产品质量;
滑轨设置了长孔,螺柱穿过滑轨的长孔,可以保证在上下位置时滑块不脱出滑轨极限位置,有效避免失效。
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汽车安全带高度调节器整体强度,增加稳定性,防止碰撞时失效,增加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汽车安全带高度调节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B-B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滑轨;2-滑块;3-定位板;4-螺柱;5-锁止销;6-长孔;7-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对比例
图1为现有汽车安全带高度调节结构的示意图,滑块2的翻边与滑轨1配合,受力时主要靠滑块2的翻边抱住滑轨1,受力面积较小,容易变形,滑块2也不易加工,加工精度较差,对滑块2的强度要求较高,容易出现滑块2失效造成整体结构失效。
实施例1
一种汽车安全带高度调节结构,如图2-4所示,包括滑轨1、滑块2、螺柱4、定位板3和锁止销5,滑块2设于滑轨1的正面,定位板3设于滑轨1的反面,螺柱4依次穿过滑块2、滑轨1和定位板3并将它们连接,锁止销5安装在定位板3上,位于滑轨1的两侧,滑轨1为长条形,滑轨1的中间开有长孔6,滑轨1的左右两边设有齿状的卡扣7,与锁止销5配合控制滑块2的上下移动,螺柱4穿过滑轨1的长孔6,固定安全带的导向环,锁止销5为上下双排设置,有效提升稳定性,滑轨1的横截面呈“几”形,滑块2的横截面为河沟形,通过一道冲压折弯制得,滑块2盖合在滑轨1上,增加了滑块2与滑轨1的接触面,增加了碰撞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滑块2、螺柱4、锁止销5有效保证了在各个力的方向上控制力的稳定性,河沟形滑块结构可通过一道冲压折弯制得,提高加工效率及加工精度,可以有效保证产品质量;滑轨设置了长孔6,螺柱4穿过滑轨的长孔6,可以保证在上下位置时滑块不脱出滑轨1极限位置,有效避免失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思致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思致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60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