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跨座式单轨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轨道梁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16903.9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2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宋顺龙;廖国才;赵洪金;宋成辉;李晓霞;宋鹏飞;张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铁道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5/10 | 分类号: | E01B25/10;E01D2/00;E01D2/02;C04B14/48;E01D101/26;E01D10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张宇锋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座式 单轨 预应力 活性 粉末 混凝土 轨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跨座式单轨轨道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跨座式单轨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轨道梁。
背景技术
跨座式单轨中轨道梁起着承受车辆荷载和形成列车运行轨道的双重作用,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轨道系统的稳定性,被称为跨座式单轨交通的生命线。目前,轨道梁类型主要有PC轨道梁、钢轨道梁,其在工程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PC轨道梁跨度受截面尺寸的控制,成为制约轨道梁发展的瓶颈。早期的日立系跨座式单轨,PC轨道梁跨度以20米和22米为基本跨度。由于跨度的限制,伸缩缝及支座用量大,架设次数多。严寒地区抵抗冻融循环、盐蚀及碳化的能力较弱,耐久性差。
(2)轨道梁跨度大于30米时,一般采用钢轨道梁,钢轨道梁高度较高,用钢量大;另一方面列车通行时产生的噪音较大;钢轨道梁面与列车之间的有效摩擦力较小,运行时车轮容易打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座式单轨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轨道梁,其克服了PC轨道梁经济跨度小,耐久性差的不足;同时也解决了钢轨道梁钢轨道梁用钢量较大、振动噪音大,防滑性能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跨座式单轨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轨道梁,所述轨道梁的截面为空心Ⅰ字型截面,所述轨道梁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根预应力筋,所述预应力筋沿所述轨道梁的长度方向延伸,预应力筋在所述轨道梁的截面呈U字型分布设置;所述轨道梁的跨度为30-40m。
进一步,所述轨道梁由活性粉末混凝土制成。
进一步,所述活性粉末混凝土内含有体积掺量为1.5%-3%的钢纤维。
进一步,所述钢纤维的直径为0.1-0.2mm;长度为3-12mm。
进一步,所述活性粉末混凝土内含有体积掺量为10%-15%的石墨。
进一步,当所述轨道梁用于承载大型车时,其高度为1.5-1.8m,宽度为0.85m;当所述轨道梁用于承载中型车时,其高度为1.4-1.7m,宽度为0.80m。
进一步,所述轨道梁包括直线型轨道梁和曲线形轨道梁。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代替PC轨道梁中的高性能混凝土浇筑轨道梁,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是一种超高强、高韧性、耐久性良好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其显著特点是它的高强度、高韧性、高耐久性。用RPC替代普通或高强混凝土制造轨道梁具有如下有点:1)利用RPC材料的超高强度(抗拉200-800MPa、抗压50MPa以上)与高弹性模量(50GPa以上),一方面可以在不配筋和少配筋条件下,满足结构强度和刚度要求;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小截面尺寸,增强结构的弹性性能,降低结构自重和建筑高度,增加跨度,使结构整体轻盈美观;2)利用RPC材料的高强度和高韧性,可以提高轨道梁的耐疲劳性能及抗震性能;3)利用RPC材料的高耐久性,可提高轨道梁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维修费用。
本实用新型在RPC材料中掺入适量的石墨,利用钢纤维和石墨本身良好的导电性,通过外加交流电场产生热能从而达到轨道梁自融冰雪功能,从而解决寒冷地区跨座式单轨车轮打滑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跨座式单轨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轨道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说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 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全面和完整,并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全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铁道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铁道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69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铁车站20吨以下龙门吊轨道固定装置
- 下一篇:无砟轨道水平检测固定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