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光学的PCB检测设备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17337.3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0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周利民;李贻军;王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光电新亚电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5 | 代理人: | 刘昕 |
地址: | 300459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光学 pcb 检测 设备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及机械、电子、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学的PCB检测设备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产工艺的进步,PCB板或固件越来越复杂,传统的ICT测试和FCT测试正变得费力和费时。使用针床测试很难适应密、细间距板的测试任务。对于高密度复杂的表面贴装PCB,人工目检既不可靠也不经济,而对微小的元件如0402、0201等,人工目检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意义。因此需要一种AOI辅助测试方法及装置,以克服上述问题,作为对ICT 和FCT测试有利的补充,可以帮助制造商提高ICT和FCT测试的通过率、降低目检和ICT的人工成本、避免ICT成为产能瓶颈、缩短新产品周期,提升产能以及通过统计过程控制改善成品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公开了一种PCB检测设备,作为对ICT和FCT测试有利的补充,可以帮助制造商提高ICT和FCT测试的通过率、降低目检和ICT的人工成本、避免ICT成为产能瓶颈、缩短新产品周期,提升产能以及通过统计过程控制改善成品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基于光学的PCB检测设备,包括方形箱体、控制模块和红外感知装置,所述控制模块用来控制检测设备及判定PCB是否良品,所述红外感知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前内壁,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可感知PCB板是否到达预定位置,所述箱体内顶部从右向左依次吊式设置有摄像头和夹持装置;所述箱体内侧壁分别设置有左强光灯和右强光灯,所述左、右强光灯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可由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左、右强光灯的开与关;所述摄像头和所述夹持装置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能控制所述夹持装置拿放PCB板,所述摄像头拍摄的图像传送给所述控制模块进行判定;所述箱体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开口。
所述箱体侧边放置有回收装置,用来回收不良PCB。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固定架、吊臂A、吊臂B和夹持器;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所述箱体内顶壁上,所述吊臂A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的下部,所述吊臂B活动连接在所述吊臂A的下端;所述夹持器与所述吊臂B下端连接,所述夹持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实现夹持动作。
所述左、右强光灯选用束形光灯。
使用所述检测设备的检测系统,包括两个所述检测设备和一条传送带;两个所述检测设备左右分列,所述左侧检测设备用来检测PCB的B面部品,所述右侧检测设备用来检测 PCB的A面部品;所述传送带经所述开口贯穿两个所述检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高ICT和FCT测试的通过率、降低目检和ICT的人工成本、避免ICT成为产能瓶颈、缩短新产品周期,提升产能以及通过统计过程控制改善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检测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持装置示意图。
图中:1、箱体 2、传送带 3、摄像头 4、夹持装置 5、左强光灯 6、右强光灯 7、开口 8、固定架 9、吊臂A 10、吊臂B 11、夹持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做出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系统包括两个检测设备和一条传统生产线上的传送带。左侧检测设备用来检测PCB的B面部品,右侧检测设备用来检测PCB的A面部品。
如图1所示,检测设备包括方形箱体1、控制模块和红外感知装置,箱体内顶部从右向左依次吊式设置有摄像头3和夹持装置4。箱体1内左侧壁设置有左强光灯5,右侧壁设置有右强光灯6,左右两个强光灯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可由控制模块控制强光灯的开与关。摄像头3和夹持装置4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能控制夹持装置4拿放PCB板;摄像头3拍摄的图像能传送给控制模块进行分析和对比。强光灯最好选用束形光灯,光束照射区域如图1中所示区域;红外感知装置设置在箱体1的前内壁,并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可感知PCB板是否到达预定位置;箱体1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开口,可供传送带穿过。箱体1侧边放置有回收装置,用来回收不良PCB。
夹持装置4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固定架8、吊臂A、吊臂B和夹持器。固定架8 固定在箱体1内顶壁上,吊臂A活动连接在固定架8的下部,吊臂B活动连接在吊臂A的下端;吊臂A和吊臂B组成了常规机械臂,可实现旋转、弯曲、伸直等动作;夹持器与吊臂B下端连接,夹持器由电机控制,并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实现夹持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光电新亚电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光电新亚电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73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