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化学反应温度自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18050.2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9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忠连;毛安琪;陈明强;章凌;高正霞;刘瑜;陈雪琦;乐赛霞;刘明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23/24 | 分类号: | G05D2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学反应 温度 自动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学反应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化学反应温度自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生成新物质的过程,称为化学反应。在反应中常伴有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沉淀物等,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化学反应的依据是反应是否生成新的物质。现有技术中,化学反应有时候需要对其进行加温,而大多采用酒精灯加温,温度控制不精确,不稳定,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化学反应温度自动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由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第一电阻至第七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电位器、第二电位器、温度传感器、电流表、运算放大器、继电器、三极管、发光二极管和加热装置组成,第一电源为6V、第二电源为12V、第一电阻为100Ω、第二电阻为400Ω、第三电阻为500Ω、第四电阻为2kΩ、第五电阻为27kΩ、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均为200Ω、第一电容为300uf、第二电容为470uf、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型号均为IN4001、第一电位器为4.7kΩ、第二电位器为5.1kΩ、温度传感器型号为NTC 5D-5型热敏电阻、电流表为50微安电流表、运算放大器型号为UA741、继电器为JRX-13F型12V直流继电器、三极管为PNP型三极管、发光二极管为0.5W、加热装置为40W电热丝;
第一电源的正极与第一电位器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源的负极同时与第一电位器的第二端和整流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电位器的滑动端通过温度传感器与整流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整流器的正极输出端同时与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整流器的负极输出端同时与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第二电源的负极、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和电流表的第一端连接,电流表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运算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电流表的电流接点与第二电位器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位器的滑动端通过第四电阻与运算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二电位器的第二端与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二电源的正极、第六电阻的第一端、继电器的第一端和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同时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与继电器的第二端和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继电器的常开开关串联于加热装置的控制回路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化学反应温度自动控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进行自动控温,温度控制稳定,采用电子元器件少,成本低廉,有利于普及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第一电源DC1、第二电源DC2、第一电阻R1至第七电阻R7、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位器RP1、第二电位器RP2、温度传感器RS、电流表A、运算放大器IC、继电器K、三极管VT、发光二极管LED和加热装置JR,第一电源DC1为6V、第二电源DC2为12V、第一电阻R1为100Ω、第二电阻R2为400Ω、第三电阻R3为500Ω、第四电阻R4为2kΩ、第五电阻R5为27kΩ、第六电阻R6和第七电阻R7均为200Ω、第一电容C1为300uf、第二电容C2为470uf、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型号均为IN4001、第一电位器RP1为4.7kΩ、第二电位器RP1为5.1kΩ、温度传感器RS型号为NTC 5D-5型热敏电阻、电流表A为50微安电流表、运算放大器IC型号为UA741、继电器K为JRX-13F型12V直流继电器、三极管VT为PNP型三极管、发光二极管LED为0.5W、加热装置RS为40W电热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80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与20L球形爆炸测试系统配套的温度控制装置
- 下一篇:太赫兹试验环境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