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区加工异形件无形变的电磁吸盘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19931.6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6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廖伟华;王科学;牟孝志;周先红;张红亮;王振峰;梁新峰;田胜昌;王安乐;李海云;杨杰;李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国瑞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154 | 分类号: | B23Q3/154;B24B41/06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42110 | 代理人: | 杨远见 |
地址: | 442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区 加工 异形 形变 电磁 吸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用的吸盘,具体是一种分区加工异形件无形变的电磁吸盘。
背景技术
电磁吸盘目前通用的是对磁盘整体供电,不能实现以工件面积大小来分区供电;不节能也就是一个比磁盘小很多的零部件也需要对整个磁盘供电,而且磁盘是整体一个平面;不能以工件自然形状吸紧工件,当通电后由于吸引力作用使工件产生弹性变形,在此情形下对工件进行加工,待加工完成后退磁后,工件弹性变形产生回弹,无法加工出高平面度的工件产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能够对电磁吸盘进行分区供电,同时实现以工件自然形状吸紧工件,防止加工后的工件产生弹性变形,加工出高平面度的工件产品,特提出一种分区加工异形件无形变的电磁吸盘。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分区加工异形件无形变的电磁吸盘,包括磁铁座,磁铁座上设有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铁座设有多个独立的电磁铁,独立的电磁铁通过磁铁电源及信号电缆独立供电;每个独立的电磁铁外通过防尘密封圈设有弹性薄壁缸套, 弹性薄壁缸套外再设有压力油腔,压力油腔通过动力油缸提供液压动力。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电磁铁与磁铁座选用间隙配合,其行程为上下滑动1MM。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磁铁电源及信号电缆和每个电磁铁底部还设有微动行程开关。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动力油缸分为内设有活塞,活塞外设有螺纹顶杆,其中动力油缸后部的缸筒上设有排气孔,活塞和动力油缸之间还设有油封。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多个独立的电磁铁,独立的电磁铁通过磁铁电源及信号电缆独立供电目的是为了分区供电,以便将小工件能够小区域内吸附,而没有供电的电磁铁则不工作,达到节能的效果,同时也为了维修方便,可以对每个独立的电磁铁进行单个维护,而不像现在整盘的电磁铁需要整盘拆除维护。
在使用时当压力油腔卸压后电磁铁处于松动状态,可上下移动,由于电磁铁在无供电情况下电磁铁会低于磁铁座平面1MM,当对电磁铁供电.磁铁座上有工件区电磁铁会向上升,直到吸住工件,该动作是以工件自然的形状为基准,不会使工件在强磁力作用下产生变形。
有工件区电磁铁向上吸住工件,磁铁底部行程开关发出信号;无工件区电磁铁不会上升无信号发出,控制系统会停止对此供电,这样实现了节能效果。
有工件区电磁铁吸住工件后,通过螺纹顶杆顶动活塞对压力油腔加压.或使用外接油压源对压力油腔加压,使溥壁缸套产生变形孔径缩小抱紧固定电磁铁后,开始对工件进行铣削,磨削等机加工。
排气孔的设置,是为了将后退的活塞的空气排出,油封的设置保证了活塞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打破的传统的电磁吸盘的整体性,能够对电磁吸盘进行分区供电,同时实现以工件自然形状吸紧工件,防止加工后的工件产生弹性变形,加工出高平面度的工件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放大示意图。
1是磁铁座,2是底板,3是压力油腔,4是电磁铁,5是弹性薄壁缸套,6是防尘密封圈,7是 O型密封圈,8是微动行程开关,9是磁铁电源及信号电缆,10是动力油缸,11是活塞螺纹顶杆,12是活塞,13是油封,14是排气孔,A是异形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3所示。
一种分区加工异形件无形变的电磁吸盘,包括磁铁座1,磁铁座1上设有底板2,所述的磁铁座1设有多个独立的电磁铁4,独立的电磁铁4通过磁铁电源及信号电缆9独立供电;每个独立的电磁铁4外通过防尘密封圈6设有弹性薄壁缸套5, 弹性薄壁缸套5外再设有压力油腔3,压力油腔3通过动力油缸10提供液压动力。
电磁铁4与磁铁座1选用间隙配合,其行程为上下滑动1MM。
磁铁电源及信号电缆9和每个电磁铁4底部还设有微动行程开关8。
动力油缸10分为内设有活塞12,活塞12外设有螺纹顶杆11,其中动力油缸10后部的缸筒上设有排气孔14,活塞12和动力油缸10的缸筒之间还设有油封13。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打破的传统的电磁吸盘的整体性,能够对电磁吸盘进行分区供电,同时实现以工件自然形状吸紧工件,防止加工后的工件产生弹性变形,加工出高平面度的工件产品。尤其是对于异形工件A,实现了以工件自然形状吸紧工件,将需要磨平的平面达到磨平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国瑞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国瑞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99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