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锁式连接机构及自锁式插头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20270.9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0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陈代根;张德胜;胡明珍;徐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森伯格技术(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H01R13/629 |
代理公司: | 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9 | 代理人: | 黄建月 |
地址: | 21534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机构 插头 连接器 | ||
1.一种自锁式连接机构,包括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座连接器上设有第一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壳体,装设于所述壳体外周的锁止部件,以及套设在所述壳体和锁止部件外侧的解锁部件;所述锁止部件包括弹性部件以及安装在所述弹性部件上的卡扣件;所述卡扣件上设有至少一弹性臂和自所述弹性臂向外延伸形成的卡扣部,所述解锁部件上设有与所述卡扣部相扣合的通孔,所述自锁式连接机构通过所述卡扣件与所述第一卡槽的扣合实现对接自锁,并通过拉动解锁部件实现所述卡扣件与所述第一卡槽间的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包括扣合于所述通孔上的凸起,以及形成于所述凸起的内侧用于安装所述弹性部件的第二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锁式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件包括基部,自所述基部一体延伸形成的至少一弹性臂,以及形成于所述弹性臂末端的卡扣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对接部、与所述对接部相对的手持部、以及形成于所述对接部和手持部之间的安装部,所述对接部上形成有卡止解锁部件的卡止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锁式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部件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安装部上,所述通孔形成于解锁部件圆周面上,所述卡扣部可穿过所述通孔而形成卡扣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金属丝编制成的弹簧或具有弹性的金属片。
7.一种自锁式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装设于所述壳体外周的锁止部件,以及套设在所述壳体和锁止部件外侧的解锁部件;所述锁止部件包括弹性部件以及安装在所述弹性部件上的卡扣件;所述卡扣件上设有至少一弹性臂和自所述弹性臂向外延伸形成的卡扣部,所述解锁部件上设有至少一供所述卡扣部扣合的通孔,通过拉动解锁部件,能够实现卡扣部从所述通孔中收进至所述解锁部件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锁式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件包括基部,自所述基部一体延伸形成的至少一弹性臂,以及形成于所述弹性臂末端的卡扣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锁式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对接部、与所述对接部相对的手持部、以及形成于所述对接部和手持部之间的安装部,所述对接部上形成有卡止解锁部件的卡止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锁式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部件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安装部上,所述通孔形成于解锁部件圆周面上,所述卡扣部可穿过所述通孔而形成卡扣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森伯格技术(昆山)有限公司,未经罗森伯格技术(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2027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功率控制方法、终端和基站
- 下一篇:通信方法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