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速智能手机存储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20783.X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2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太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65 | 分类号: | H01L25/065;H01L23/49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朗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62 | 代理人: | 赵华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智能手机 存储 芯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存储芯片,尤其是高速智能手机存储芯片。
背景技术
DDR3内存芯片采用了ODT(核心整合终结器)技术以及用于优化性能的EMRS技术,同时也允许输入时钟异步。在针脚定义方面,DDR3表现出很强的独立性,对比DDR2系列有着绝对的优势。
目前DDR3的存储芯片很多用在手机上,但是DDR3大容量的内存加工难度大,影响大批量生产。8G的芯片厚度较厚,强度高,基本是多个芯片平布在基板上,贴合在基板上时,先刷一层环氧树脂层,环氧树脂层的厚度不均匀,通过对8G芯片加压,使8G芯片将环氧树脂层压平,8G芯片贴合在基板上,由于8G芯片较厚不容易压坏。16G芯片较薄,不能受压,容易破碎,采用环氧树脂连接芯片废品率高、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工难度小的高速智能手机存储芯片,具体技术方案为:
高速智能手机存储芯片,包括第二层芯片、第一层芯片、基板和环氧树脂;所述第二层芯片通过第二层粘合胶叠加在第一层芯片上方;所述第一层芯片通过第一层粘合胶固定在基板上方;所述第二层芯片和第一层芯片分别通过金线与基板连接;所述基板设有多层,每层均设有金线组成的线路,其中一层为芯片连接层,所述芯片连接层连通第一层芯片和第二层芯片,所述基板下方设有锡球,所述锡球设有多个,规则排布在基板下方;所述锡球与基板上相关的金线连接;所述环氧树脂覆盖在基板上方,将第二层芯片、第二层粘合胶、第一层芯片、第一层粘合胶和金线全部包裹在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层芯片与第一层芯片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金线线路,所述连接板连通第一层芯片和第二层芯片,所述连接板不大于第二层芯片,所述连接板的四周设有第二层粘合胶,所述第二层粘合胶粘结第 一层芯片和第二层芯片。
优选的,所述第二层芯片与第一层芯片之间设有碳纳米管,所述碳纳米管连通第二层芯片与第一层芯片,所述第二层粘合胶间隔布置,所述碳纳米管布置在第二层粘合胶的间隔处,所述第二层粘合胶粘结第二层芯片和第一层芯片。
16G芯片较薄,采用叠加的方式封装,而环氧树脂作为连接层时厚度大,不平整,无法通过对16G芯片施压使环氧树脂层变平整,因此采用粘合胶贴合,粘合胶为晶圆背面贴合胶带,是一种粘性好,厚度薄,并且平面度好的双面胶,由LG和日立生产。现采用粘合胶,材质较软、平面度好,贴合芯片时不易出现开裂,废品少、加工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速智能手机存储芯片加工方便、废品率低、适合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高速智能手机存储芯片,包括第二层芯片1、第一层芯片3、基板5和环氧树脂7;所述第二层芯片1通过第二层粘合胶2叠加在第一层芯片3上方;所述第一层芯片3通过第一层粘合胶4固定在基板5上方;所述第二层芯片1和第一层芯片3分别通过金线8与基板5连接;所述基板5设有多层,每层均设有金线组成的线路,其中一层为芯片连接层,所述芯片连接层连通第一层芯片3和第二层芯片1,所述基板5下方设有锡球6,所述锡球6设有多个,规则排布在基板5下方;所述锡球6与基板5上相关的金线连接;所述环氧树脂7覆盖在基板5上方,将第二层芯片1、第二层粘合胶2、第一层芯片3、第一层粘合胶4和金线8全部包裹在内。
所述第二层芯片1与第一层芯片3之间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金线线路,所述连接板连通第一层芯片3和第二层芯片1,所述连接板不大 于第二层芯片1,所述连接板的四周设有第二层粘合胶2,所述第二层粘合胶2粘结第一层芯片3和第二层芯片1。
由于基板的厚度固定,层数难以增加,而存储芯片容量变大,连接金线增多,原有的基板较难满足高密度的金线布置,容易出现短路,通过连接板连通第一层芯片3和第二层芯片1,无需增加基板的层数和金线的布置数量,降低基板加工难度,同时减少金线与基板的连接数量,能减少了基板的短路几率,有助于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太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未经海太半导体(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207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