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液冷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21200.5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0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尹湘林;覃峰;张霄月;黄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3;H01M10/6556;H01M10/6568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1218 | 代理人: | 翟羽,曾人泉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液冷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液冷板。
背景技术
目前,日趋紧张的能源和环境危机,促使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这是由于它们可以有效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并缓解能源危机。根据动力电池的固有特性可知,其存在一合理的使用温度区间,如15℃至35℃。而动力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在快速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产生的热量不能快速有效的散发,热量的积聚可能引发电池的热失控,从而引起着火、爆炸等严重的安全事故,故需要对动力电池进行冷却处理。
目前技术中,大多采用空气流动对动力电池组进行冷却的方法。在有限的电池包的空间内,很难设计合理的风道对电池进行冷却,从而导致电池温度分布不均匀,冷却效率低下,而且不可控。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型的电池液冷板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池液冷板,其能够有效地对动力电池进行降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液冷板,其包括:一传热底板,在所述传热底板的底部设置一盖板,在所述传热底板内部设有至少一流道,所述至少一流道内流经流体;外部的电池模块座接于所述传热底板的顶部表面;在所述传热底板的一侧设有一进液口和一出液口。
进一步,在所述传热底板的顶部的中间位置设有一阶状部,外部的电池模块座接于所述传热底板的顶部表面。
进一步,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安装在一镶块内,所述镶块与所述传热底板和所述盖板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的一端的形状为圆形,分别与外接管路相连,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的另一端的形状为腰圆形,分别与所述镶块相连。
进一步,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的所述一端的直径为5mm至10mm。
进一步,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传热底板的所述一侧的中间位置。
进一步,所述流道采用压铸或CNC加工成型。
进一步,所述阶状部和与所述阶状部相连的所述传热底板表面采用铣削加工或精磨加工而成。
进一步,所述盖板的厚度为1mm至3mm,且所述盖板的大小与所述传热底板相同。
进一步,所述传热底板、所述盖板、所述流道所述进液口及所述出液口均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所述电池液冷板采用铝合金材料,其具有高导热系数,并且所述电池液冷板表面的粗糙度和平行度为可控,且与电池模块本体充分接触,从而能够快速有效地降低电池模块的温度。另外,流体的进出口设置在液冷板的中间位置,有利于流体温度分布均匀,这样也有效提高电池之间的温度分布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池液冷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电池液冷板内部的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电池液冷板的进液口和出液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电池液冷板的镶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
1、进液口;2、出液口;3、传热底板;4、盖板;
5、阶状部;6-9、螺栓孔;10、流道;
11、镶块;12、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液冷板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冷液板包括:一传热底板3,在所述传热底板3的底部设置一盖板4,在所述传热底板3内部设有至少一流道10,所述至少一流道10内流经流体。外部的电池模块座接于所述传热底板3的顶部表面。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传热底板3的顶部的中间位置设有一阶状部5,外部的电池模块座接于所述阶状部5,在其他部分实施例中,所述传热底板3的顶部表面可以根据外部电池模块的结构形状而定。在所述传热底板3的一侧设有一进液口1和一出液口2。
具体而言,所述传热底板3的尺寸大小是可以根据电池模块的尺寸大小而定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模块的形状为方形,且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212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鱼鳞胶原活性肽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鱼鳞角蛋白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