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回收管的卧式储油箱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23526.1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7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泽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日拓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06 | 分类号: | B65D88/06;B65D88/54;B65D90/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唯亚智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89 | 代理人: | 李丽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卧式 储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回收管的卧式储油箱。
背景技术
储罐用以存放酸碱、醇、气体、液态等提炼的化学物质。储罐广泛在华北地区,根据材质不同大体上有聚乙烯储罐、聚丙烯储罐、玻璃钢储罐、陶瓷储罐、橡胶储罐、不锈钢储罐等。就储罐的性价比来讲,现在以钢衬聚乙烯储罐最为优越,其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强度高、寿命长等,外观可以制造成立式、卧式、运输、搅拌等多个品种。
由于储存介质的不同,储罐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按位置分类可分为地上储罐、地下储罐、半地下储罐、海上储罐、海底储罐等。按油品分类可分为原油储罐、燃油储罐、润滑油罐、食用油罐、消防水罐等。按用途分类可分为生产油罐、存储油罐等。按结构分类:可分为固定顶储罐、浮顶储罐、球形储罐等。按形式分类可分为立式储罐、卧式储罐等。
目前我国使用范围最广泛、制作安装技术最成熟的是拱顶储罐、浮顶储罐和卧式储罐。卧式储罐的容积一般都小于100m3,通常用于生产环节或加油站。卧式储罐环向焊缝采用搭接,纵向焊缝采用对接。现有技术卧式储罐一般由进料管、罐体和出料管组成,功能较单一。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带回收管的卧式储油箱,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回收管的卧式储油箱。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回收管的卧式储油箱,包括卧式筒体、设置在卧式筒体两端的封头和支座结构,所述卧式筒体与封头一体成型,在卧式筒体上设置进料机构和手孔组件,其中,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端口连接有一回收支管,所述回收支管另一端连接开设在卧式筒体上的回收接头,进料管端口装设有过滤装置,其中,所述回收支管与卧式筒体筒壁的角度为45°。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手孔组件由堵头密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在所述卧式筒体上安装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出料接管、出料接管法兰和出料接管补强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在进料管上、卧式筒体外装设有进料管法兰,进料管外焊接有加强结构牢固性的进料管补强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支座结构由两个相对应设置的鞍座组成,每个所述鞍座上表面具有与卧式筒体外壁贴合的曲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鞍座上安装有接地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在所述卧式筒体或/和封头上安装有1/4接头、1/2接头或3/4接头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所述卧式筒体外部安装有铭牌组件。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进料管端口连接有回收支管,并在进料管端口装设有过滤装置,保证进料质量,回收接头的设计,方便清除渣料,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管道与筒体焊接牢固,抗压强。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回收管的卧式储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回收管的卧式储油箱的俯视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 接地耳 2 鞍座
3 吊耳 4 垫板
5 接头 6 封头
7 卧式筒体 8 进料管法兰
9 进料管 10 进料管补强圈
11 3/4接头 12 铭牌组件
13 1/4接头 14 出料接管法兰
15 出料接管16 出料接管补强圈
17 手孔组件18 堵头
19 回收支管20 回收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带回收管的卧式储油箱,包括卧式筒体7、设置在卧式筒体7两端的封头6和支座结构,所述卧式筒体7与封头6一体成型,在卧式筒体7上设置进料机构和手孔组件17,其中,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管9,所述进料管9端口连接有一回收支管19,所述回收支管19另一端连接开设在卧式筒体7上的回收接头20,进料管9端口装设有过滤装置,其中,所述回收支管19与卧式筒体7筒壁的角度为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日拓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日拓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235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面板包装结构
- 下一篇:分布式工业性能监控和分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