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非同步高速逆流色谱仪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24070.0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70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岱杰;王晓;耿岩玲;付瑞明;崔莉;高乾善;逯周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42;G01N30/4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同步 高速 逆流 色谱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离分析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非同步高速逆流色谱仪。
背景技术
高速逆流色谱是一种基于液-液分配色谱,依据待分离组分在上下相中分配系数的不同实现分离。其原理是利用螺旋管在行星式运动时产生的离心力,使互不混溶的两相溶剂不断混合,将样品反复分配,根据分配系数依次洗脱。因无须任何固体载体或支撑体,所以能达到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效分离和制备,并且可以达到几千个理论塔板数。在与其他类分离色谱相比,其不仅克服了固定相载体带来的样品吸附、损失、污染等缺点,同时还具备成本低,溶剂可回收等优点。
目前商品化的高速逆流色谱仪定位为同步高速逆流色谱仪,圆柱形螺旋管支持件同轴地装上一个行星齿轮,它与装在仪器中心轴线上的固定齿轮相啮合,这两个齿轮的尺寸和形状完全一样。靠这样的安排,螺旋管支持件就能实现同步行星式的运动,即在绕仪器中心轴公转的同时,绕自身轴线作相同方向相同角速度的自转。该同步高速逆流色谱仪对于分层速度快,两相界面张力小的溶剂系统可以实现一定的固定相保留率。但是对于高极性溶剂系统、双水相溶剂系统,由于两相界面张力较大,分层时间慢,过高的混合力度导致固定相保留率极低或者无固定相保留,限制了逆流色谱的适用领域,对该类溶剂系统,若降低分离柱自转角速度,减小两相溶液的混合频率,可提高固定相保留率。相反,对于分层速度快,两相界面张力小的溶剂系统,在保证合适固定相保留率前提下,提高分离柱自转角速度意味着两相混合次数增大,分配频率增加,可提高色谱分离的理论塔板数,提高分离效率。因此基于上述背景,急需研制出分离柱转速和公转大盘转速任意可调的非同步高速逆流色谱仪。
专利非同步行星式螺旋管逆流色谱仪(CN87206965)和非同步多分离柱逆流色谱仪(ZL 200820060426.6),介绍了非同步的逆流色谱仪,上述专利公转解绕管围绕的大盘进行解绕,由于解绕管长度的增加,易造成解绕管的磨损漏液。在专利一种非同步多分离柱高速逆流色谱仪(ZL 201510032832.6)设计了一种非同步逆流色谱仪,该专利由于没有解绕轴的存在,分离柱管路在运行过程中容易磨损和漏液。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针对常规高速逆流色谱仪和已申请专利的非同步高速逆流色谱仪中存在的技术难点,研制出一种新型非同步高速逆流色谱仪。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非同步高速逆流色谱仪,包括一个安装在机箱内的旋转支架,在所述的旋转支架的中心位置安装有一个空心轴,在空心轴的外圈至少安装有一组分离柱和解绕轴,所述的空心轴、分离柱和解绕轴均各自由一个齿轮驱动其旋转,且分离柱的齿轮分别与空心轴、解绕轴的齿轮啮合;空心轴的齿轮为主动齿轮;其驱动分离柱的齿轮旋转,分离柱的齿轮又驱动解绕轴的齿轮旋转,进而实现各组分离柱和解绕轴的同步解绕;在机箱的一侧安装有实现分离柱、空心轴和解绕轴公转的公转电机以及实现分离柱、空心轴和解绕轴自转的自转电机,且所述的公转电机和自转电机单独控制,通过分别单独调整分离柱的自转和公转速度以及旋转方向为被分离样品提供不同的、多样的离心力场。
进一步的,所述的旋转支架包括在竖向依次设置的上支撑板、中支撑板、下支撑板且三个支撑板通过竖向连接杆依次连接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的,在上支撑板的中心设置一个上驱动轴,在所述的上驱动轴的端部安装有一个同步带轮I,所述的公转电机通过同步带驱动所述的同步带轮I带动整个旋转支架旋转。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上驱动轴上安装有进料旋转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的分离柱和空心轴、解绕轴均安装在下支撑板上,在所述的下支撑板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个下驱动轴,所述的下驱动轴的端部安装有一个同步带轮II,所述的自转电机通过同步带驱动所述的同步带轮II带动下驱动轴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下驱动轴穿过下支撑板的中心位置,连接一个齿轮I,所述的齿轮I驱动一个空心轴;在所述的空心轴的外圈圆周方向设有多组分离柱和解绕轴,每个分离柱和解绕轴分别通过一个设置在其下方的齿轮驱动其旋转,且驱动分离柱旋转的齿轮同时与齿轮I和驱动解绕轴旋转的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空心轴、解绕轴和分离柱的上方和下方的接头部分分别穿过中支撑板和下支撑板。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下驱动轴上安装有出料旋转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未经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240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