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隔膜及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24883.X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3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崔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金能电池有限公司;惠州泰科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6 | 分类号: | H01M2/16;H01M10/0525;B32B27/08;B32B27/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邓云鹏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隔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隔膜及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移动电源、智能家居、导航仪、蓝牙音箱、智能卡、无人机、电子烟、VR、平衡车、独轮车、机器人、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储能电站等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锂离子电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需要具备较高的能量密度、较长时间的循环寿命、可快速充电、续航时间较长等。客户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提高电池性能的成为一种迫切而普遍的要求。
通常的锂电池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以及电池外壳包装材料。而在锂电池的结构中,隔膜作为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隔膜的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性能优异的隔膜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前常用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越来越高、电池容量越来越大的时候,安全性能成为更为突出的问题。
现有的锂电池使用的隔膜,请参阅图1,隔膜20通常仅为一层热塑性树脂层21,所述热塑性树脂层为聚乙烯层或聚丙烯层。现有的隔膜仍然存在拉伸强度较差以及阻燃性能也较差的问题,在受到异物穿刺或者重物冲击或者挤压时,容易破坏甚至损坏电池隔膜,使得正负极材料混合而造成局部发热不均或温度过高的问题,甚至有发生电池爆炸的危险,使得电池的安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安全性较好、阻燃性能较高以及在受到异物穿刺或者重物冲击或者挤压时隔膜不易损坏,依然能够保持较好的孔隙率的电池隔膜及包括该电池隔膜的电池。
一种电池隔膜,包括热塑性树脂层及聚丙烯腈层,所述热塑性树脂层贴附设置于所述聚丙烯腈层,所述热塑性树脂层为聚乙烯层或聚丙烯层,所述热塑性树脂层的厚度为3μm~35μm,所述聚丙烯腈层的厚度为1μm~10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丙烯腈层、所述热塑性树脂层的厚度的比值为1:(2.4~3.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丙烯腈层、所述热塑性树脂层的厚度的比值为1:(2.7~3.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丙烯腈层、所述热塑性树脂层的厚度的比值为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塑性树脂层的厚度为9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丙烯腈层的厚度为3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聚偏氟二乙烯涂层,所述聚偏氟二乙烯涂层设置于所述聚丙烯腈层远离所述热塑性树脂层的侧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隔膜的孔隙率为40%-45%。
一种电池,其包括正极、负极、电解质和隔膜,所述隔膜为如上任一所述的电池隔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为软包锂离子电池。
上述电池隔膜,通过在传统的热塑性树脂层上设置聚丙烯腈层,所述聚丙烯腈层具有较好的弹性,强度较为稳定,能耐酸、耐氧化剂以及一些有机溶剂,使得所述聚丙烯腈层与所述热塑性树脂层一起使用时,能够使得电池隔膜的拉伸强度好,保持电池隔膜的孔隙率,能够使电池隔膜的孔隙率变化较小,在受到异物穿刺或者重物冲击或者挤压时,隔膜不易损坏,依然能够保持较好的孔隙率,从而降低了正极材料与负极材料直接接触的风险,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此外,通过在传统的热塑性树脂层上设置聚丙烯腈层,还能提高电池隔膜的耐热性,进一步提高了电池隔膜的阻燃能力,使得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较好。通过将所述热塑性树脂层的厚度为3μm~35μm,所述聚丙烯腈层的厚度为1μm~10μm,这样,能够使得电池隔膜应用于锂离子电阻时的内阻较为适宜,还能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电池隔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电池隔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例如,一种电池隔膜,包括热塑性树脂层及聚丙烯腈层,所述热塑性树脂层贴附设置于所述聚丙烯腈层,所述热塑性树脂层为聚乙烯层或聚丙烯层,所述热塑性树脂层的厚度为3μm~35μm,所述聚丙烯腈层的厚度为1μm~1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金能电池有限公司;惠州泰科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金能电池有限公司;惠州泰科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248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开关电源电路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坐深的智能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