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辨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25982.X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9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炯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敦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马雯雯,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竹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辨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辨识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辨识的种类包括脸部、声音、虹膜、视网膜、静脉和指纹辨识等。由于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且指纹不易随着年龄或身体健康状况而变化,因此指纹辨识装置已成为目前最普及的一种生物辨识装置。依照感测方式的不同,指纹辨识装置可分为光学式与电容式。电容式指纹辨识装置组装于电子产品(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时,电容式指纹辨识装置上方多设有保护组件(cover lens),而电容式指纹辨识装置的感测效果会受到保护组件的影响。因此,光学式指纹辨识装置也倍受重视。
光学式指纹辨识装置包括光源、影像撷取组件及透光组件。光源用以发出光束,以照射按压在透光组件上的手指。手指的指纹是由多条不规则的凸纹与凹纹所组成。被凸纹与凹纹反射的光束会在影像撷取组件的接收面上形成为明暗交错的指纹影像。影像撷取组件可将指纹影像转换为对应的影像信息,并将影像信息输入至处理单元。处理单元可利用算法计算对应于指纹的影像信息,以进行用户的身份辨识。然而,在上述的取像过程中,被指纹反射的光束易散乱地传递至影像撷取组件,而造成取像质量不佳,影响辨识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辨识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生物辨识装置包括导光组件、多个光学微结构、光源、影像撷取组件及控光组件。导光组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多个光学微结构形成于导光组件的第二表面。每一光学微结构具有反射面。光源用以发出光束。影像撷取组件相对于导光组件的第二表面设置。控光组件配置于导光组件的第二表面与影像撷取组件之间。光束被每一光学微结构的反射面反射,以斜向地传递且通过导光组件的第一表面至待辨识物。光束被待辨识物反射至控光组件,控光组件折射与反射光束,以使光束准直地向影像撷取组件传递。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生物辨识装置中,反射面相对于导光组件的第一表面倾斜。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生物辨识装置中,反射面为曲面。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生物辨识装置中,控光组件包括多个微棱镜。每一微棱镜具有底面及多个侧面。多个侧面相对于导光组件的第一表面倾斜,且多个侧面的倾斜方向相反。底面连接于多个侧面之间。被待辨识物反射的光束依序被多个侧面的一个折射、被多个侧面的另一个反射而由底面出射。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生物辨识装置中,影像撷取组件具有光接收面,由微棱镜的底面出射的光束与垂直于光接收面的参考轴夹有角度θ,而-15°≤θ≤15°。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生物辨识装置中,生物辨识装置还包括光学胶。控光组件透过光学胶与导光组件连接。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生物辨识装置中,生物辨识装置还包括透光组件。透光组件配置于导光组件的第一表面上。透光组件具有按压面,以供待辨识物按压。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生物辨识装置中,生物辨识装置还包括准直组件。准直组件配置于控光组件与影像撷取组件之间。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生物辨识装置中,导光组件还具有外侧壁。外侧壁与第一表面连接且向第二表面所在侧延伸。光束自外侧壁进入导光组件中。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生物辨识装置中,导光组件还具有外侧壁、内侧壁以及底面。外侧壁与第一表面连接且向第二表面所在侧延伸。内侧壁与第二表面连接且设置于外侧壁的对向。底面设置于第一表面的对向且连接于外侧壁与内侧壁之间。光束自导光组件的底面进入导光组件中。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生物辨识装置中,光束包括可见光、不可见光或其组合。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生物辨识装置中,待辨识物包括指纹、静脉、掌纹或其组合。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生物辨识装置包括导光组件、多个光学微结构、光源、影像撷取组件及控光组件。导光组件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多个光学微结构形成于导光组件的第二表面。每一光学微结构具有反射面。控光组件配置于导光组件的第二表面与影像撷取组件之间。利用光学微结构的反射面,光源发出的光束可被分散在较大的范围,以使生物辨识装置具有充分的工作面积。更重要地是,利用控光组件的折射与反射作用,斜向地朝影像撷取组件传递的光束的行进方向可被改变,而使光束在穿过控光组件后可准直地向影像撷取组件传递。借此,生物辨识装置可在具有充分工作面积下,兼具良好的取像质量,进而增加生物辨识装置的辨识能力。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敦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敦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259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