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振动式电致动反馈指纹识别智能手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26168.X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0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栋;张亮;段小伟;盖川;程大楠;王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C5/00 | 分类号: | A44C5/00;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胡柯 |
地址: | 40132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式电致动 反馈 指纹识别 智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佩戴终端,具体的为一种振动式电致动反馈指纹识别智能手环。
背景技术
智能手环是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通过这款手环,用户可以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锻炼、睡眠、部分还有饮食等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同步,起到通过数据指导健康生活的作用。
现有的智能手环一般带有提醒和唤醒功能,即智能手环内设有振动马达,现有的振动马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使用要求,但是存在振动量不足的问题,在佩戴者熟睡等情况下,不能很好地起到提醒和唤醒的作用。
另外,为了解决身份认证和密码安全的问题,现有的一些其他移动终端上设有指纹识别模块,用于采集指纹进行指纹身份验证,但是,针对智能手环而言,指纹识别装置最佳设置位置在腕带上,而腕带一般采用带状的橡胶带制成,其厚度较薄,现有的指纹识别装置由于采用弹簧等阻尼件的方式进行触控反馈,导致其安装厚度较厚,不能适用于智能手环,若省去触控反馈的功能,则会降低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式电致动反馈指纹识别智能手环,不仅能够实现指纹识别身份验证,而且具有更大的振动量,以实现提醒和唤醒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振动式电致动反馈指纹识别智能手环,包括
手环本体,所述手环本体内设有显示屏组件和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包括处理器和数据采集组件;所述手环本体的中部设有弯曲段,所述弯曲段的两端分别设有延伸段;
第一腕带,所述第一腕带与所述弯曲段的一端铰接连接;
第二腕带,所述第二腕带与所述弯曲段的另一端铰接连接;
所述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之间设有连接结构;
两段所述延伸段内分别设有振动马达,所述振动马达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旋转配合套装设有轮毂,所述轮毂呈拱形,且所述轮毂上对称设有两个线圈,两个所述线圈之间设有振子,所述振子位于所述轮毂的拱顶处,所述振子包括位于所述线圈下方的振子下部和位于两个所述线圈之间的振子上部,所述振子下部和振子上部一体设置;所述轮毂的底面上设有硬PCB板;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定子和软PCB板,所述定子包括偶数个呈环形均布设置的磁极,所述软PCB板与所述硬PCB板之间设有用于改变所述线圈电流方向的电刷;
所述第一腕带或第二腕带内设有指纹识别模块,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腕带或第二腕带背向所述手环本体的一侧的透明保护盖,所述透明保护盖的下方设有指纹识别传感器,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的下方设有触控反馈装置,所述触控反馈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下方的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下方的第二电极和位于所述第二电极下方的电致动器,所述电致动器耦合在所述第二电极上,所述第二电极外设有柔性垫片,所述柔性垫片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的下方,且所述柔性垫片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电极的高度、并使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形成触控间隙。
进一步,所述弯曲段的弯曲形状与手腕背面匹配。
进一步,所述弯曲段、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之间形成与手腕形状匹配的穿戴孔。
进一步,两个所述线圈之间的重心和所述振子的重心均位于所述轮毂的对称线上。
进一步,所述转轴和轮毂之间设有含油轴承,所述含油轴承与壳体上表面之间设有粘性垫片、与壳体下表面之间设有垫圈。
进一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腕带面向所述手环本体一侧的插销,所述第二腕带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与所述插销配合的插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式电致动反馈指纹识别智能手环,通过在两段延伸段上分别设置振动马达,如此,两个振动马达共同作用,再加上延伸段相对于弯曲段形成一个旋转臂的作用,能够放大振幅,提高振动量;同时,通过将轮毂设置为拱形,并将振子设置在振子上部和振子下部,能够有效增加振子的重量和偏心量,提高振动马达本身的振动效果;
通过在第一腕带或第二腕带上设置指纹识别模块,并在指纹识别模块的下方设置触控反馈装置,当手指按压透明保护盖时,指纹识别模块识别到指纹并与存储在数据储存单元内的指纹进行对比以验证用户身份,同时,按压透明保护盖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接触,进而促使电致动器通电变形,提供按压触控反馈,具有厚度薄的优点,能够满足智能手环安装环境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261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腕带无级调节式智能手环
- 下一篇:脉冲反馈指纹识别智能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