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配合超声骨刀使用的吸引器、神经剥离子及神经根拉钩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26199.5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1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B17/32;A61B17/02;A61B9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睿卓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36 | 代理人: | 程淼 |
地址: | 10003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合 超声 使用 吸引 神经 离子 拉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配合超声手术骨刀使用的吸引器、神经剥离子及神经根拉钩装置。
背景技术
超声骨刀具有出血少、对周围组织伤害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目前在骨科领域主要应用于切割与凝血、脊椎椎板切除、骨化韧带、骨缀刮除、骨塑形等方面。
超声骨刀切割骨组织的原理主要是依靠其机械效应。即骨组织在声强较小的超声波作用下产生弹性振动,其振幅与声强的平方根成正比。当声强增大超过骨组织的弹性极限,骨组织就会断裂或粉碎(陈颖等,超声手术刀的研制现状与应用,生物医学工程学杂质,2005,22(2):377-380)。骨组织与神经、血管组织弹性极限不同,使得超声骨刀的机械效应可以破坏骨组织而不对神经、血管造成损害。而由于超声骨刀振幅极小(≤5μm),不会对神经、血管造成机械压迫或切割。
吸引器、神经剥离子和神经根拉钩是手术中常用的辅助器械。吸引器用于吸走手术区域过多的水流、血液、脓液等,以使它们不会影响手术视野以及手术操作;在很多情况下,手术时所处理的神经、血管与骨紧密相贴,因此使用神经剥离子直接垫于神经、血管表面进行保护,或者使用神经根拉钩将神经、血管牵开,避开手术操作区域。它们在手术中常常配套使用。
但是,目前仍没有配合超声骨刀使用的专用辅助器械,超声骨刀在使用时仍存在以下问题,提高了超声骨刀使用的风险,亟待解决:
第一、超声骨刀存在断刀风险。超声骨刀在工作时需要水冷降温及提供乳化效应和冲走残渣的介质,需要用吸引器吸走多余的水,此时吸引器难免会与超声骨刀发生接触。目前使用的吸引器为金属或硬塑材质。金属材质的吸引器弹性极限远低于骨,与超声骨刀刀头类似,与超声骨刀接触时会造成超声骨刀刀头断裂,若刀头出现裂痕则无法再次使用,直接影响使用寿命,提升医疗成本;若刀头完全断裂,刀头断裂时携带大量动能,在术野迸飞,可能损伤神经或血管,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
第二、超声骨刀存在切割器械风险。硬塑材质的吸引器弹性极限与骨类似,与超声骨刀接触时会被切割,切下的塑料小块会残留在组织中;由于材质透明且体积较小,塑料小块难以被发现,取出时十分困难,若残留组织内则无法被组织吸收。
第三、但是,目前所使用的神经剥离子和神经根拉钩全部为金属质地,超声骨刀与它们接触即发生断刀。若由于害怕发生断刀或切割器械而不对神经、血管进行保护或牵开,由于骨组织位于神经、血管下方,超声骨刀的机械效应会将神经、血管连同骨组织一同切割,即使超声骨刀及时停止,也有可能由于单纯地压迫损伤神经、血管,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此种情况多见于神经、血管位于较小的骨性隐窝内;或者韧带发生骨化;或者严重的椎管狭窄,硬膜张力升高;或者较大的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张力升高的情况。目前尚没有可靠的辅助器械与超声骨刀共同使用以保护神经、血管,在这种情况下,超声骨刀可能造成医源性损伤。
超声骨刀是一种在骨科领域新使用的器械,因此,它也需要新的辅助手术器械。配合以良好的辅助手术器械,可以显著地降低超声骨刀使用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与超声骨刀配合使用的辅助器械,包括吸引器、神经剥离子和/ 或神经根拉钩,它们由软性、高弹性材料制成,当其与超声骨刀接触时不会发生其本身的切割和超声骨刀的断刀,可避免医源性损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吸引器,特别是配合超声骨刀使用的吸引器。该吸引器包括吸引器管、吸引器管前端的吸引器头和吸引器管后端的手柄。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吸引器头由软性、高弹性材料制成。所述软性、高弹性材料的硬度低于超声骨刀刀头,且弹性极限大于25MPa,弹性模量小于1.14GPa。
在更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软性、高弹性材料是医用弹性体材料。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软性、高弹性材料的硬度在邵氏30A-70A范围内。在更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软性、高弹性材料为硬度在邵氏30A-70A范围内,且弹性极限大于25MPa,弹性模量小于1.14GPa的医用硅橡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吸引器管、吸引器头和手柄的内部均为贯通的中空结构,且互相连通。进一步,手柄一端与吸引器管相接,另一端可以与负压装置相连,以便于吸走多余的水流、血液、脓液等。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吸引器头是圆管,或者是从自由前端向后端直径逐渐增大的锥管,或者是内部具有贯通的中空结构的其它形状的管状物。这种吸引器头适合于常规手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261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瘢痕修复的驻极体硅凝胶
- 下一篇:一种脑外科用多功能吸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