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拆卸担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26382.5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0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严兵;刘成;施刘生;张可可;郎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1/00 | 分类号: | A61G1/00;A61G1/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93 | 代理人: | 韩凤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拆卸 担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担架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为可拆卸担架。
背景技术
医疗救助过程中,担架是必不可少的医疗器械。目前的担架分为硬质担架和软质担架,硬质担架包括两个承重杆以及设置在两个承重杆之间的承载板,软质担架包括两个承重杆以及设置在两个承重杆之间的织物。
在进行医疗救护时,将伤病员安放在担架的承载板或织物上,辅以绑带固定,再由两人通过把持承重杆达到转运伤病员的目的,当伤病员被转运到病床附近后,现有的担架需要操作人员将伤病员脱离担架转运到病床上,这种转运方式易对伤病员造成二次伤害,进而损伤伤病员的身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可拆卸担架,其使得伤病员连同担架可一起转移至病床上,之后再根据情况对担架进行快速拆卸,当伤病员需从病床转运时,担架也可快速置于伤病员身体下方,然后带动伤病员脱离病床进行转运,使得伤病员转运过程中产生的二次伤害轻微或没有。
可拆卸担架,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框架、承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具体包括一对长杆,所述长杆的长度方向上一侧固装有碳纤维板,所述碳纤维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凸定位凸起、后凸定位凸起,担架使用状态下两根长杆平行向布置,且两根长杆所对应的碳纤维板相向接近布置、中间设置有宽度方向间隙,其还包括两块定位卡板,每块所述定位卡板内设有两个定位卡槽,两个定位卡槽间设置有隔离结构,两块所述定位卡板分别设置于碳纤维板的两端布置,前端的所述定位卡板的两个定位卡槽分别卡装分列于两侧的所述碳纤维板的前凸定位凸起,后端的所述定位卡板的两个定位卡槽分别卡装分列于两侧的所述碳纤维板的后凸定位凸起,所述碳纤维板通过定位卡板组合形成承载板,所述长杆的两端分别外凸于所述碳纤维板的端部、作为手持部分。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长杆的长度方向上固装有第一碳纤维板、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碳纤维板、第二碳纤维板间留有长度方向间隙,所述第一碳纤维板的前端设置有前凸定位凸起,所述第二碳纤维板的后端设置有后凸定位凸起;
所述长杆所固装的碳纤维板向框架中心轴下倾一定角度、形成承载斜面,位于框架中心轴两侧的碳纤维板形成适于支承人体的对中承载面,确保伤病员的舒适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预先轻微翻动伤病员,使得一根带有碳纤维板的长杆位于伤病员下方,之后轻微翻动伤病员,使得另一根带有碳纤维板长杆位于伤病员下方,之后通过定位卡板将两侧的碳纤维板的前、后端连接形成整体,使得人体支承下方的碳纤维板上,由于碳纤维板的硬度足够支承人体,且质量轻,使得抬担架人员可轻松抬起,当伤病员经过担架运送到病床后,连同担架一起放置于病床上,预先拔出两块定位卡板,轻微翻动伤病员,抽离一侧长杆,之后再轻微翻动伤病员,抽离另一侧的长杆即可,由于仅仅通过轻微翻动,使得伤病员相对于直接搬离产生的二次伤害小很多,使得伤病员转运过程中产生的二次伤害轻微或没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框架1、承载板2、长杆3、碳纤维板4、前凸定位凸起5、后凸定位凸起6、宽度方向间隙7、定位卡板8、定位卡槽9、隔离结构10、手持部分11、第一碳纤维板41、第二限位板42、长度方向间隙12。
具体实施方式
可拆卸担架,见图1、图2:其包括框架1、承载板2,框架1具体包括一对长杆3,长杆3的长度方向上一侧固装有碳纤维板4,碳纤维板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凸定位凸起5、后凸定位凸起6,担架使用状态下两根长杆3平行向布置,且两根长杆3所对应的碳纤维板4相向接近布置、中间设置有宽度方向间隙7,其还包括两块定位卡板8,每块定位卡板8内设有两个定位卡槽9,两个定位卡槽9间设置有隔离结构10,两块定位卡板8分别设置于碳纤维板4的两端布置,前端的定位卡板8的两个定位卡槽9分别卡装分列于两侧的碳纤维板4的前凸定位凸起5,后端的定位卡板8的两个定位卡槽9分别卡装分列于两侧的碳纤维板4的后凸定位凸起6,碳纤维板4通过定位卡板8组合形成承载板2,长杆3的两端分别外凸于碳纤维板4的端部、作为手持部分11。
长杆3的长度方向上固装有第一碳纤维板41、第二限位板42,第一碳纤维板41、第二碳纤维板42间留有长度方向间隙12,第一碳纤维板41的前端设置有前凸定位凸起5,第二碳纤维板42的后端设置有后凸定位凸起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263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断路器电磁操作机构合闸二次回路
- 下一篇:一种过电压保护器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