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酸洗排放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26752.5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9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魏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子斌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9 | 代理人: | 刘立春 |
地址: | 065400 河北省廊坊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洗 排放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酸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酸洗排放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酸洗是指利用酸溶液去除钢铁表面上的氧化皮和锈蚀物的方法,是清洁金属表面的一种方法。一般多用浸渍酸洗法,大批量生产中可采用喷射法,以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等薄膜;是电镀、搪瓷、轧制等工艺的前处理或中间处理。酸洗用酸有硫酸、盐酸、磷酸、硝酸、铬酸、氢氟酸和混合酸等。最常用的是硫酸和盐酸。酸洗工艺主要有浸渍酸洗法、喷射酸洗法和酸膏除锈法。
酸洗用的废酸在排放前必须经过酸洗排放处理装置进行处理,以降低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然而现有的酸洗排放处理装置结构复杂,中和原料石灰中存在的颗粒不能与废酸充分反应,造成石灰的浪费,增加了原料成本,且石灰颗粒容易造成设备的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酸洗排放的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酸洗排放处理装置结构复杂,石灰颗粒不能与废酸充分反应,石灰的浪费多,沉淀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酸洗排放的处理装置,包括中和仓、沉淀池、用于连通中和仓和沉淀池的连通管,沉淀池设置于中和仓的下方,中和仓的顶部设有投料斗,中和仓右端的下部设有PH值测试仪,中和仓的上部设有加料辊筒,加料辊筒的下方设有搅拌器,搅拌器左端连接有电机,加料辊筒通过传动皮带与电机连接,加料辊筒的下方设有进料阀,沉淀池左端的下部设有排放阀,连通管上设有调节控制阀。
本实技术方案提供的酸洗排放处理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将石灰颗粒彻底粉碎成粉末,使石灰与废酸充分反应,减少石灰的浪费,避免石灰颗粒造成对设备的堵塞,提高了沉淀效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其工作原理为:打开进料阀使废酸流进中和仓,然后启动电机,将石灰从投料斗投入中和仓,石灰在加料辊筒的碾压下彻底粉碎,并通过加料辊筒之间的缝隙落入废酸溶液中,且搅拌器不断对废酸混合液进行搅拌,加快废酸与石灰的反应,同时避免反应生成的沉淀沉降,通过PH值测试仪观察混合溶液的PH值,当PH接近7时,停止加入石灰,打开调节控制阀,使混合溶液进入沉淀仓进行沉淀,当沉淀充分从混合溶液中吸出后,打开排放阀将上层溶液排放掉,清理沉淀。
进一步限定,搅拌器包括转动轴和多个搅拌挡板,多个搅拌挡板固定连接于转动轴上。
通过转动轴带动多个搅拌挡板对混合溶液进行搅拌,加大了搅拌器与混合溶液的接触面积,有效提混合效率,加快酸碱中和反应的速率,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限定,搅拌挡板上设置有吸热板。
酸碱中和反应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在搅拌挡板上设置吸热板,能有效的吸收混合溶液中的热量,降低混合溶液的温度,进而降低反应生成的沉淀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使混合溶液排入沉淀池后沉淀能够快速析出,有效的提高了沉淀效率,加快废酸溶液处理速度。
进一步限定,吸热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搅拌挡板上。
将吸热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搅拌挡板上,更方便于设备维护时吸热板的清理和更换,降低维护操作的难度,提高维护效率。
进一步限定,连通管的内壁设置有防腐橡胶层。
在连通管内壁设置防腐橡胶层,有效的避免混合溶液长期与连通管内壁接触而导致连通管的腐蚀,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装置损坏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酸洗排放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原件符号说明如下:
中和仓1、沉淀池2、连通管3、投料斗4、PH值测试仪5、加料辊筒6、搅拌器7、转动轴71、搅拌挡板72、吸热板73、电机8、传动皮带9、进料阀10、排放阀11、调节控制阀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子斌,未经魏子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267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