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致动反馈指纹识别智能手环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26907.5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0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盖川;王仲勋;张亮;段小伟;李明栋;程大楠;王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C5/00 | 分类号: | A44C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胡柯 |
地址: | 40132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致动 反馈 指纹识别 智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佩戴终端,具体的为一种电致动反馈指纹识别智能手环。
背景技术
智能手环是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通过这款手环,用户可以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锻炼、睡眠、部分还有饮食等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同步,起到通过数据指导健康生活的作用。
现如今,很多手环和智能手表都有测量人体生理数据的功能,比如监测睡眠、心率甚至测量血压等功能,在进行数据检测和收集时,手环或手表的传感器必须要和使用者的皮肤始终保持适当、稳定的接触,以便获得准确的检测数据。然而,目前大部分智能手环的腕带不能保证在测量时与皮肤有适当接触。并且,由于其调整手环长度是通过腕带上的孔位实现的,长度的变化具有跳跃性,不能实现无级调节,因此测量的数据受到腕带松紧的影响变得不准确。
另外,为了解决身份认证和密码安全的问题,现有的一些其他移动终端上设有指纹识别模块,用于采集指纹进行指纹身份验证,但是,针对智能手环而言,指纹识别装置最佳设置位置在腕带上,而腕带一般采用带状的橡胶带制成,其厚度较薄,现有的指纹识别装置由于采用弹簧等阻尼件的方式进行触控反馈,导致其安装厚度较厚,不能适用于智能手环,若省去触控反馈的功能,则会降低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致动反馈指纹识别智能手环,不仅能够实现指纹识别身份验证,而且能够实现腕带的无级调节,以确保针对不同的使用者均能够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致动反馈指纹识别智能手环,包括
手环本体,所述手环本体内设有显示屏组件和功能组件,所述功能组件包括处理器、数据储存单元和数据采集组件;
第一腕带,所述第一腕带与所述手环本体的一端铰接连接;
第二腕带,所述第二腕带与所述手环本体的另一端铰接连接;
所述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之间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腕带面向所述手环本体一侧的插销,所述第二腕带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与所述插销配合的插孔,且所述第一腕带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插销移动进而驱动所述第二腕带相对于所述第一腕带移动的无级调节机构;
所述无机调节机构包括沿所述第一腕带长度方向设置的滑轨,所述滑轨上与其滑动配合设有滑块,所述插销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或一体设置,且所述第一腕带上设有与所述插销配合的滑槽,所述滑块上设有轴线与所述滑轨平行的螺孔,所述螺孔内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螺杆,且所述第一腕带内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螺杆旋转的微型马达;
所述第二腕带面向所述手环本体的一侧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器相连,且所述处理器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微型马达动作的驱动电路;
所述第一腕带内设有指纹识别模块,所述指纹识别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腕带背向所述手环本体的一侧的透明保护盖,所述透明保护盖的下方设有指纹识别传感器,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的下方设有触控反馈装置,所述触控反馈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下方的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下方的第二电极和位于所述第二电极下方的电致动器,所述电致动器耦合在所述第二电极上,所述第二电极外设有柔性垫片,所述柔性垫片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的下方,且所述柔性垫片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电极的高度、并使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形成触控间隙。
进一步,所述手环本体呈弯曲状,且所述手环本体的弯曲形状与手腕背面匹配。
进一步,所述手环本体、第一腕带和第二腕带之间形成与手腕形状匹配的穿戴孔。
进一步,所述微型马达的轴线与所述螺杆垂直,且所述螺杆与所述微型马达的输出轴之间设有锥齿轮机构。
进一步,所述滑块还设有轴线与所述螺杆平行的导向孔,所述第一腕带内设有套装在所述导向孔内的导向杆。
进一步,所述显示屏组件包括与所述手环本体弯曲形状相同的显示屏。
进一步,所述显示屏的下方设有触控屏。
进一步,所述触控屏采用石墨烯柔性触控屏。
进一步,所述数据采集组件包括心率采集模块、血压采集模块、计时器和计数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墨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269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电反馈指纹识别智能手环
- 下一篇:振动式无线充电智能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