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验用H型钢控制冷却平台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27149.9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4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马劲红;陈伟;陈连生;陈松;张洪哲;田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B45/02 | 分类号: | B21B45/02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13103 | 代理人: | 明淑娟 |
地址: | 06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验 型钢 控制 冷却 平台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冶金实验领域,尤其是一种实验用H型钢控制冷却平台设备。
背景技术
对H型钢轧后进行在线雾化冷却,可以改善钢材的组织状态,提高强度,改善钢材的综合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而且能够在不降低材料韧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强度,还可以减少钢材表面的氧化铁皮生成量。对H型钢轧后进行在线雾化冷却,可以使轧件在精轧后短时间内大幅度的降温。且断面温差较小,降低了H型钢内部的残余应力,使轧件上冷床后不再发生大的变形,提高了冷床能力和轧线生产率。
大型H型钢控轧控冷工艺在国内仍未形成成熟稳定的生产工艺,使其改善材料使用性能,降低残余应力,在不添加合金的情况下,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因此在这方面的探索研究具有巨大的实际意义。
对H型钢而言采用控制冷却工艺的优点主要有利用轧后钢材余热,给予一定的冷却速度控制其相变过程,从而可以取代轧后正火处理和淬火加回火处理,节省了二次加热的能耗,减少了工序,缩短了生产周期,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大大的提高生产率,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为企业和国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轧后控制冷却能够降低奥氏体相变温度,对同一晶粒度级别的奥氏体低温相变后会使晶粒明显细化,使珠光体片层间隔明显变薄,将会大大的提高其机械性能,使其达到合金钢的力学性能要求;可以降低钢的碳含量,采用轧后控制冷却工艺有可能减少钢中的碳含量及合金元素的加入量,达到降低碳当量的效应。因此本课题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际的生产应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由于大幅度的提高H型钢轧制速度,急需解决冷床面积和终轧温度高的问题,同时为了使Q235钢的力学性能达到合金钢的性能,也为了减少H型钢在冷却过程中的翘曲、应力以及减轻矫直机的负荷等,对H型钢进行控制冷却是十分必要的。 快速冷却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可以节约能源和昂贵的合金元素,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控制冷却工艺在提高产品的力学性能的同时,还可以改善车间的工作条件,减少冷床面积。可减少H型钢上冷床后形状的改变并减小残余应力,防止因不均匀冷却造成的不均匀变形所产生的扭曲和弯曲,还可以减少表面氧化铁皮的生成。
研究H型钢控冷技术,最终为合理的设计控冷工艺和生产设备提供有力的指导,通过轧后控制冷却工艺提高H型钢的综合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这将对H型钢的生产产生深远的影响。
H型钢在轧后控冷工艺研究主要是围绕着减小H型钢断面温差,断面组织均匀,提高产品力学性能,同时减少残余应力等。迄今为止这方面工作开展很少。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地改变并控制冷却速度,使H型钢均匀冷却的实验用H型钢控制冷却平台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实验用H型钢控制冷却平台设备,包括平台框架;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包括水管和高压水泵,平台框架前端设置有U型导位装置,平台框架上端安装有托辊;平台框架两侧设置有喷雾喷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能够方便、快捷地对实验用H型钢进行冷却,并能控制和改变冷却速度,解决了在轧制生产现场不能随意改变冷却参数进行大量控制冷却实验的难题;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和制造,同时重量较轻,便于安装运输。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是:
喷雾喷头通过双通与水管连接,水管与高压水泵连接。
喷雾喷头在平台框架的两侧对称分布。
喷雾喷头安装在与水平面垂直的水管上。
水管上安装有流量控制阀和电磁流量计。
托辊安装在各自的轴承座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喷雾喷头1;水管2;轴承座3;托辊4;电磁流量计5;流量控制阀6;高压水泵7;平台框架8;U型导位装置9;动力系统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附图1、附图2,一种实验用H型钢控制冷却平台设备,由平台框架8和动力系统10组成,动力系统10包括水管2和高压水泵7,平台框架8前端设置有U型导位装置9,平台框架8上端安装有托辊4;平台框架8两侧设置有喷雾喷头1;喷雾喷头1采用不加气压也能喷雾的结构形式,该喷雾喷头1的内腔为螺旋形内壁,用垫片和密封圈密封,在不加气压时就能喷出水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理工大学,未经华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271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以清理精轧机架间带钢表面的精轧机组
- 下一篇:一种大拉机导轮绕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