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素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29237.2 | 申请日: | 2016-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2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郑明平;刘炳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中策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8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素 余热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碳素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碳素材料在煅烧完之后往往保留由很高的余温,现有的碳素材料成品往往摆放在空气中让其冷却,让热量白白散发掉,不能充分利用其余温,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碳素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可将碳素产品煅烧过后的余温充分利用起来,用来加热液态物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碳素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素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圆筒形加热桶,加热桶中心处设有顶部开口的圆筒形的碳素收集筒,加热桶开口处设有环形盖,环形盖漏出碳素收集筒的开口,环形盖与加热桶通过螺纹连接,环形盖顶部设有手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加热桶、碳素收集筒、环形盖均由不锈钢制造,加热桶和碳素收集筒为整体结构。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碳素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加热桶中心处设有顶部开口的圆筒形的碳素收集筒,加热桶开口处设有环形盖。使用时可将刚经过煅烧处理的碳素材料制品放入碳素收集筒内,并在加热桶内灌入被加热的液体,盖上环形盖,便可利用碳素材料制品的余温对加热桶内的液体进行加热,余热利用率高,更加环保节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碳素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碳素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俯视图。
其中,1—加热桶、2—碳素收集筒、3—环形盖、4—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碳素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和图2出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碳素余热回收利用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该碳素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圆筒形加热桶1,加热桶1中心处设有顶部开口的圆筒形的碳素收集筒2,加热桶1开口处设有环形盖3,环形盖3漏出碳素收集筒2的开口,环形盖3与加热桶1通过螺纹连接,环形盖3顶部设有手柄4。
结合图1和图2,加热桶1、碳素收集筒2、环形盖3均由不锈钢制造,耐高温性能好,且耐腐蚀能力强,加热桶1和碳素收集筒2为整体结构。
使用时可将刚经过煅烧处理的碳素材料制品放入碳素收集筒2内,并在加热桶1内灌入被加热的液体,盖上环形盖3,便可利用碳素材料制品的余温对加热桶1内的液体进行加热,余热利用率高,更加环保节能。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中策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中策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292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陶瓷摆件(太湖石)
- 下一篇:一种焦炉荒煤气上升管换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