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极耳折弯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31289.3 | 申请日: | 2016-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3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创元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50125 | 代理人: | 宫兆斌 |
地址: | 401520 重庆市合川区合***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折弯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锂离子电池极耳折弯工装。
背景技术
在锂离子电池极耳的加工过程中,传统的操作方式是采用烙铁加锡进行焊接,但该焊接方式对操作人员的焊接技术具有较高的要求,也即焊接的质量对技术员本身具有较强的依赖,这样,并不利于批量加工生产。另外,该种焊接方式亦会对电池本身造成影响,其一是,过高的烙铁温度会降低电池性能;其二是,焊接后的焊渣会为电池的后续使用带来安全隐患。
随着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激光焊接正逐步取代传统的手工焊接,激光焊接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工装夹具施压将两个被焊接叠加在一起,再射入激光,并使激光能穿透位于上方的被焊件并被位于下方的被焊件所吸收,当吸收的光能转成热能后则可将两被焊件的接触面融化,并逐步形成焊接区。将该种方式应用于电池极耳的焊接加工中时,则需有可将电池极耳压紧在电池汇流排上的工装,这样,方可保证在焊接时,极耳能与电池的汇流排紧密接触。为便于操作,在压紧前还需将每个电池上的正负极耳均进行折弯处理,并使它们能沿一个方向贴合在汇流排上。目前,是先用手工将各个电池上的正负极耳下压,并使其与汇流排呈50-70度的夹角,然后再用电木向下压到接近90度,这种折弯方式不仅具有较大的工作量,且还具有较低的弯折效率。另外,在弯折后,个别极耳还会出现压平不到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锂离子电池极耳折弯工装,它不仅能保证极耳的弯折质量及弯折效率,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及运行稳定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锂离子电池极耳折弯工装,包括安装座、连接架及与连接架相连的手柄;
连接架具有两连接支腿,两连接支腿分别与安装座的两侧壁相连;
安装座的底端设有两个竖直设置的支撑架,两支撑架的底端均转动设置有第一滚轮。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滚轮的底端应稍外凸于支撑架的底端,这样方可作用在电池极耳上。本实用新型应用时,电池箱内装配有若干个电池,电池上连接有正极耳和负极耳,电池箱的顶端安装有汇流排,汇流排上设置有与电池极耳数量相适应的通孔,各个电池的正极耳和负极耳均穿过对应的通孔。这时,将两第一滚轮对应在正极耳和负极耳的位置上,推动手柄向前滚动,使得两第一滚轮能分别作用于正极耳和负极耳上,这样,电池箱上的各个极耳均能弯折贴合在汇流排上,这样,更适合后续的压紧工作。可见,本实用新型不仅能保证极耳的弯折质量及弯折效率,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及运行稳定的优点。
为实现第一滚轮先对支撑架的转动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具有两支撑支腿,支撑架上还设置有第一支撑轴,第一支撑轴的两端分别与两支撑支腿相连,所述第一滚轮转动套设在第一支撑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位于第一支撑轴上方的第二支撑轴,第二支撑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支腿相连,第二支撑轴上转动套设有与所述第一滚轮环面相接触的第二滚轮。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二滚轮与第一滚轮的环面接触,可部分吸收极耳对第一滚轮的反作用力,提高第一滚轮在汇流排上滚动的稳定性,避免第一滚轮发生较大的振幅而影响对极耳的弯折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的底端设置有内凹的安装槽,安装槽内横向设置有第三支撑轴,两个所述支撑架的上端部套设在第三支撑轴上,且两者均可沿第三支撑轴的轴向移动;
第三支撑轴上还套设两个位于两支撑架之间区域的定位环,定位环与第三支撑轴螺纹配合;
第三支撑轴上还套设有两个分别位于两支撑架两侧的弹性件,两弹性件的一端均与安装座相连,两弹性件的另一端分别作用于两支撑架,并使得:两支撑架分别抵接于两定位环。
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槽应与两支撑架的厚度相适应,如此,可避免两支撑架在弯折极耳时发生相对第三支撑轴的转动。应用时,通过调节定位环的位置,则可调整两支撑架的间距,如此,可使得两支撑架能适应电池上正极耳与负极耳的间距,使其能更好地作用于各个极耳。
为避免弯折极耳时,两支撑架发生相对第三支撑轴的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撑轴的两端部上轴向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支撑架的上端部设置有可容纳限位凸起且可与限位凸起滑动配合的限位凹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将两第一滚轮对应在正极耳和负极耳的位置上,推动手柄向前滚动,使得两第一滚轮能分别作用于正极耳和负极耳上,这样,电池箱上的各个极耳均能弯折贴合在汇流排上,这样,更适合后续的压紧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创元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创元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312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