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房顶式伞状输送正负极片的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32076.2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0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蒋思宏;周建军;郑朝前;王文平;任兵;邓涛;杨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英德创精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14 | 分类号: | H01M10/14;H01M4/73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高俊 |
地址: | 6293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房顶 式伞状 输送 负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房顶式伞状输送正负极片的机构。
背景技术
铅蓄电池因其相较于其他新型蓄电池,如锂电池,以其独有的蓄电量大、制造成本低等优点,任然是现有运用较为广泛的蓄电池,如运用于汽车上的蓄电池。铅蓄电池为用填满海绵状铅的铅基板栅作负极,填满二氧化铅的铅基板栅作正极,并用稀硫酸作电解质。电池在放电时,金属铅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硫酸铅;二氧化铅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铅。铅蓄电池在用直流电充电时,两极分别生成单质铅和二氧化铅。移去电源后,它又恢复到放电前的状态,组成化学电池。铅蓄电池能反复充电、放电,它的单体电压是2V,电池是由一个或多个单体构成的电池组,最常见的是6V,其它还有2V、4V、8V、24V铅蓄电池。
以上铅基板栅即为所谓的正负极片,在铅蓄电池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将正负极片采用隔膜纸包覆后交替叠放形成极群组安装于电池盒内,现有技术中以上极片的叠放过程一般通过生产人员手工操作,以上操作方式使得铅蓄电池的生产过程不仅劳动强度大、精度差,同时还存在效率低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在铅蓄电池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将正负极片采用隔膜纸包覆后交替叠放形成极群组安装于电池盒内,现有技术中以上极片的叠放过程一般通过生产人员手工操作,以上操作方式使得铅蓄电池的生产过程不仅劳动强度大、精度差,同时还存在效率低的缺点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房顶式伞状输送正负极片的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房顶式伞状输送正负极片的机构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房顶式伞状输送正负极片的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物料槽,所述物料槽内还设置有传送带,机架上还固定有用于安装传送带的带轮及用于驱动带轮的驱动电机,所述传送带上还固定有防倒块,且所述传送带的输送面为朝传送方向增高的倾斜面。
具体的,以上结构中,在机架上设置物料槽,在物料槽中设置传送带,在传送带上设置防倒块的结构形式中,传送带用于正、负极片的支撑,物料槽的侧壁用于限定正、负极片在未到达物料槽的输出端时不能由传送带上滑落,由于正负极片厚度较薄,正、负极片不能直立放置于传送带上,这样,在传送带上设置的防倒块,让处于最后端的正、负极片倾斜倒置于防倒块上,即限制正、负极片位于物料槽出口与防倒块之间,所述传送带的输送面为朝传送方向增高的倾斜面的结构设置,便于实现通过将正、负极片摆放于传送带上时正、负极片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法,实现正、负极片的防滑倒目的。以上传送带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转动,这样,可将整齐叠放的正、负极片倾斜置放于传送带上,在传送带的转动过程中实现正、负极片输送,实现铅蓄电池制造过程中正、负极片输送机械化,便于实现正、负极片输送的自动化,可有效的提高铅蓄电池制造效率,减轻铅蓄电池制造的劳动强度和便于实现正负极片相互叠放的整齐度。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作为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的物料槽结构形式,所述物料槽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直槽。以上开口的一端即可用于物料槽的输出端,同时基于传送带的输送面为倾斜面的特征,将以上开口的一端设置为朝上。
为减小正、负极片对传送带的磨损,作为一种使用寿命长的传送带结构形式,所述传送带为金属链条。
为便于改变防倒块在传送带上的位置,作为一种易于实现的结构形式,所述防倒块为其内设置有磁铁的块状结构,防倒块吸附于传送带上。
为达到限定正、负极片下端间距,利于相邻正、负极片分离和进一步防止正、负极片滑倒的目的,所述传送带上还设置有多个沿传送带长度方向平行分布的分离槽,所述分离槽的长度方向位于传送带的宽度方向。
作为一种便于控制正、负极片又传送带上输出时输出速度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
作为一种便于实现交替输出正、负极片,便于实现正、负极片间隔排列的结构形式,还包括中间连板,所述机架为两个,且两个机架上均设置有物料槽、防倒块、传送带、驱动电机及带轮,且两个机架对称布置于中间连板的相对侧,两个物料槽的输出端均朝向中间连板。以上结构中,即在不同的传送带上分别放置正极片及负极片,可很好的实现对应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英德创精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英德创精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320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