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机叶片抱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36444.0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9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沈志春;黄国良;叶路明;张成芹;梁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3/10 | 分类号: | F03D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66 | 代理人: | 张荣 |
地址: | 31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机 叶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机叶片抱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问题的日益突出,能源供应的渐趋紧张,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已越来越受到欢迎和重视。风电是世界上公认的除水能,核电外,市场竞争力最强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能较快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特别是海上风电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已成为我国开发清洁能源的一个重要新领域,但是,为了尽量节约海域使用面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并尽可能降低风机基础成本、安装成本和作业风险等,风电机组有向大型化发展趋势,海上风机单机容量越来越大,整机重量越来越重,轮毂重心越来越高,特别是叶片的重量及外型尺寸增加显著, 这给风机安装增加了很大难度。现有的夹具无法满足大型风机叶片的安装需求,安装可靠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机叶片抱合装置,能够适应大型风机叶片的安装要求,安全可靠,易于进行调节和控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风机叶片抱合装置,包括相铰接的固定臂和活动臂,所述活动臂在抱合液压缸驱动作用下相对所述固定臂转动,所述固定臂与活动臂闭合时由安全销锁紧,所述抱合机构还包括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多个夹持板,所述夹持板成对布置,每对夹持板中的一个夹持板与固定臂相连接,另一个夹持板与活动臂相连接,在夹持风机叶片时,每对夹持板间的间隙逐渐缩小直至夹紧风机叶片。
所述抱合液压缸的缸体与固定臂相固定,抱合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活动臂相连接,所述安全销与所述固定臂相连接,所述安全销在插拔销液压缸的驱动作用下移动,所述每对夹持板中的一个夹持板通过夹持液压缸与固定臂相连接,另一个夹持板通过夹持螺杆组件与活动臂相连接。
所述固定臂上的多个夹持片成对称布置,处于对称中心线处的夹持片水平安装,处于对称中心线两侧的夹持片倾斜安装。
所述活动臂相对所述固定臂的转动角度为0°~40°。
所述夹持板背部设置夹持导向件,所述夹持导向件与固定臂或活动臂相连接。所述固定臂和活动臂上均设置容纳所述夹持导向件的导向孔。
所述夹持板背部设置多个横纵交叉的筋板。
所述夹持板的夹持面设置有橡胶层。
所述固定臂上还设置检测安全销位置的插拔销到位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抱合液压缸驱动活动臂相对固定臂打开或闭合,动作灵活可靠,易于快速启动和制动,自动化程度高,易于进行调节和控制;固定臂与活动臂闭合时由安全销锁紧,锁紧之后再由夹持机构夹紧风机叶片,更加安全可靠;同时夹持机构包括多个夹持板,可以增加夹持面积,进一步增加夹持的可靠性。
2、夹持板可伸缩,能够适应多种不同尺寸的风机叶片,应用范围广。
3、夹持板设置夹持导向件,能够更好的对夹持板的伸缩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使夹持位置更加精确。
4、安全销通过插拔销液压缸驱动,夹持板通过夹持液压缸驱动,工作比较平稳、惯性小、反应快,易于进行调节和控制,可靠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抱合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夹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抱合装置打开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夹持板的夹持动作示意图;
图中:1、固定臂,2、活动臂,3、抱合液压缸,4、夹持液压缸,5、夹持板,6、夹持导向件,7、夹持螺杆组件,8、插拔销组件,9、导向孔,10、加强筋,11、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施例中抱合液压缸3、夹持液压缸4以及插拔销液压缸均由缸体和活塞杆组成,活塞杆在油压作用下相对缸体进行伸缩。
如图1所示,抱合装置包括固定臂1和活动臂2,,固定臂1和活动臂2相铰接,使得活动臂2相对固定臂1转动,该转动动作由抱合液压缸3驱动,抱合液压缸3的缸体与固定臂1相固定,抱合液压缸3的活塞杆与活动臂2相连接;
进一步的,抱和液压缸3呈倾斜安装,即抱和液压缸3的轴线相对水平面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未经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364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