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泵水流开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36454.4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5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西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9/02 | 分类号: | F04B4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沪慧律师事务所31311 | 代理人: | 李秀兰 |
地址: | 31752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泵 水流 开关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水流开关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水泵水流开关结构。
背景技术
水泵是一种通过电机的转动运送水流的装置,自动水泵是指水流受到自动控制的水泵。为实现水泵的自动控制,一般在泵体的出水口安装压力开关,它与安装在进水管处的止回阀一起配合动作,起到自动停开的效果。如在小水流的情况下,有水流出,泵启动,但因水流出量小,会使管道内压力瞬间变大,电机马上停机,小水流继续流出,又使泵启动,如此循环造成泵的频繁启动,不仅对电力有所浪费,而且电机容易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有效解决水泵电机频繁启动的水泵水流开关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水泵水流开关结构,包括泵体和水流开关,泵体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出水口位于泵体的上端,所述水流开关具有通道一和通道二,所述通道一和通道二相互导通,所述水流开关通过通道一与泵体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通道二内连接有感应器部件,感应器部件上连接有磁感应开关,所述水流开关内还设置有止回阀座,止回阀座的下端与通道一形成密封。
在上述的水泵水流开关结构中,所述止回阀座的上端向上延伸出一段圆柱套,圆柱套的外壁上设置有止回阀弹簧,止回阀弹簧的一端抵在止回阀座的上端面,另一端抵在感应器部件的下端面上。
在上述的水泵水流开关结构中,所述通道一和止回阀座密封处还设置有铜环。
在上述的水泵水流开关结构中,所述止回阀座下端部具有一带缺口的水流冲击部。
在上述的水泵水流开关结构中,所述水流开关的侧面还开设有通道三,通道三内连接有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水流开关是通过感应器部件和止回阀座之间的感应强度来实现对水泵是否开启或者关闭,避免了由于传统水泵机械式开启而造成的电机频繁启闭造成的电力浪费及电机损坏的情形。
附图说明
图1水泵水流开关结构剖视图。
图2为水泵侧面视图。
1-泵体,1a-进水口,1b-出水口,2-水流开关,2a-通道一,2b-通道二,2c-止回阀座,2d-感应器部件,2e-磁感应开关,2f-圆柱套,2g-止回阀弹簧,2h-铜环,2i-水流冲击部,3-压力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水泵水流开关结构,包括泵体1和水流开关2,泵体1上开 设有进水口1a和出水口1b,出水口1b位于泵体1的上端,所述水流开关2具有通道一2a和通道二2b,所述通道一2a和通道二2b相互导通,所述水流开关2通过通道一2a与泵体1的出水口1b相连接,所述通道二2b内连接有感应器部件2d,感应器部件2d上连接有磁感应开关2e,所述水流开关2内还设置有止回阀座2c,止回阀座2c的下端与通道一2a形成密封。
在上述的水泵水流开关结构中,所述止回阀座2c的上端向上延伸出一段圆柱套2f,圆柱套2f的外壁上设置有止回阀弹簧2g,止回阀弹簧2g的一端抵在止回阀座2c的上端面,另一端抵在感应器部件2d的下端面上。
在上述的水泵水流开关结构中,所述通道一2a和止回阀座2c密封处还设置有铜环2h。
在上述的水泵水流开关结构中,所述止回阀座2c下端部具有一带缺口的水流冲击部2i。
在上述的水泵水流开关结构中,所述水流开关2的侧面还开设有通道三,通道三内连接有压力传感器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水从进水口进入泵体1内,当泵体1内的水对止回阀座2c产生压力时,止回阀座2c向上运动靠近磁感应开关2e,当止回阀座2c与磁感应开关2e之间的距离达到一定时,水泵的电机就启动开始工作,当进水口1a没有水进入时,慢慢的泵体1内水产生的压力不足以将止回阀座2c压开时,止回阀座2c就在止回阀弹簧2g的驱动下往回运动,这样止回阀座2c和磁感应开关2e 之间的距离就越来越接近初始状态,电机就会关闭,水泵停止工作。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西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西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364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开关柜除尘装置
- 下一篇:气体匀流组件及片材表面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