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D柱下外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37460.1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7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周学青;喻哲;朱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2 | 分类号: | B62D25/02;B62D25/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1 | 代理人: | 方洪 |
地址: | 40224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柱下外 板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汽车D柱下外板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车型的D柱外板结构简单,在D柱外板3的大平面板上焊接凸焊螺母,存在安装孔3a精度较差,刚性较弱的问题;D柱外板3上的加强件4通过自身的工艺孔4a与后裙外板1焊接,存在焊接操作不便,工艺孔4a较大,影响车身抗扭转性能及密封性差的问题;另外,D柱外板3下部无漏液槽,车身涂装时D柱外板3内部漏液不畅。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D柱下外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D柱下外板结构,包括后裙外板,所述后裙外板的左侧竖直设置有D柱下外板,该D柱下外板的下端向后弯折形成一个连接段,该连接段的板面上有多个用于结构加强的凸起,所述连接段的右端与所述后裙外板的左端沿搭接固定,且该连接段右端的搭接面与后裙外板左端的搭接面形状适配,相互贴合,所述连接段的下端边沿设置有一个竖直向下的漏液槽;所述D柱下外板的中下部板面向后凸起形成结构加强段,所述D柱下外板的上部向前凹陷形成车灯安装槽,所述D柱下外板的板面上还设置有多个凸台式安装孔。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整个D柱下外板在功能上整合了现有技术中的D柱外板和加强件。连接段在功能上取代了原来的加强件,与后裙外板实现固定的搭接,同时连接段通过在表面形成凸起的方式来提高结构强度,和抗扭转能力。漏液槽的作用在于在车身涂装时保证内部漏液顺畅。D柱下外板的中下部板面同样采用采用向后凸起的方式来增强结构强度,形成一个针对整个D柱下外板的结构加强段。车灯安装槽用于安装汽车的车灯。由于需要将D柱下外板安装固定在车身上,部分安装连接部位通过焊接的方式,在有些地方采用螺栓连接。采用凸台式安装孔的目的和优点在于能保证精度和刚度。
进一步,为了便于安装车后的保险杠,所述结构加强段的下部设置有一个保险杠安装座。
进一步,为了便于安装汽车尾部的闭门开关,所述结构加强段的上部设置有一个闭门开关安装座。
进一步,为了便于穿线,所述车灯安装槽的下部设置有一个线束孔。
进一步,为了保证线束孔的结构强度,所述线束孔为凸台孔。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将现有的D柱外板与加强件整合为一体,减少开发费用和焊接时间,安装孔采用凸台结构来保证精度和刚度,取消了现有技术中需要的较大工艺孔,提升了密封性和抗扭转性能,同时通过漏液槽使得内部漏液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的汽车D柱下外板结构,在后裙外板1的左侧竖直设置有D柱下外板2。该D柱下外板2的下端向后弯折形成一个连接段2b,该连接段2b的板面上有多个用于结构加强的凸起2c。连接段2b的右端与后裙外板1的左端沿搭接固定,且该连接段2b右端的搭接面与后裙外板1左端的搭接面形状适配,相互贴合。连接段2b的下端边沿设置有一个竖直向下的漏液槽2a。D柱下外板2的中下部板面向后凸起形成结构加强段2d,且在该结构加强段2d的下部设置有一个保险杠安装座2g,上部设置有一个闭门开关安装座2h。D柱下外板2的上部向前凹陷形成车灯安装槽2e,车灯安装槽2e的下部设置有一个线束孔2i,作为一种优化结构,该线束孔2i为凸台孔。D柱下外板2的板面上还设置有多个凸台式安装孔2f。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优点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未经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374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