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烟雾棒的铁锹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37501.7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8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程永胜;徐骁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F3/02 | 分类号: | E02F3/02;B25G1/0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63105 福建省漳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烟雾 铁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烟雾棒的铁锹。
背景技术
野外作业时常常会发生各种意外,尤其是当意外危及人的生命安全时,及时的传递信息以及呼救特别重要。在比较空旷、尤其是新开发的地区,通讯不发达导致通讯设备失灵时常发生,呼救声又由于距离过远没办法传达,在单人野外作业发生意外时,可能会由于意外没办法自行求救。传统的铁锹,只有铲斗与手柄组成,工人在野外作业时通常只会携带一根普通的铁锹,而忽视或忘记了携带烟雾棒等应急求救设备;如果额外携带烟雾棒,也会对携带造成一定的负担,烟雾棒容易在携带过程中遗失或损坏;传统的铁锹也没有可供烟雾棒固定或放置的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烟雾棒的铁锹,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便捷高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烟雾棒的铁锹,包括铁锹本体,所述铁锹本体由圆柱形的手柄以及连接在手柄一端部的铲斗组成,所述手柄的内部同轴设有圆柱形的空腔,所述空腔的顶部贯穿手柄的非铲斗端,所述空腔内部放置有一烟雾棒,所述手柄的非铲斗端螺接有一端盖,所述端盖顶部同轴往上固设有一根直径与空腔内径相同的圆柱形杆体,所述圆柱形杆体的顶端开设有用于悬挂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空腔在近腔底位置设有一直径与空腔内径相同的下板体,所述下板体的底面与腔底之间设置有下弹簧,所述下板体的顶面固设有下橡胶垫,所述下橡胶垫上至上往下开设有一内径与烟雾棒的外径相同的凹腔,所述凹腔的开口边缘设置有内倒角。
优选的,所述端盖包括圆柱形的盖体,所述盖体的底部至下往上开设有圆柱形凹腔,所述圆柱形凹腔的圆周腔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手柄在非铲斗端的圆周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外螺纹相互螺接。
优选的,所述盖体在圆柱形凹腔内轴向向下固设有一外径与空腔内径相同的、内径与烟雾棒外径相同的环形定位柱,所述环形定位柱在近内顶面的位置设置有一直径与环形定位柱的内径相同的上板体,所述上板体的顶面与环形定位柱的顶面之间设置有上弹簧,所述上板体的底面固设有上橡胶垫,所述环形定位柱的下方开口处设置有内倒角。
优选的,所述上橡胶垫的直径小于环形定位柱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下橡胶垫的直径小于空腔的内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带有烟雾棒的铁锹的结构简单,将烟雾棒与铁锹相互结合,携带方便,能够实现野外作业时的应急求救;将烟雾棒放置在手柄的空腔内,不占用额外空间,也避免烟雾棒外露受损。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局部放大视图。
图3为图1的B局部放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手柄,2-铲斗,3-空腔,4-烟雾棒,5-圆柱形杆体,6-通孔,7-下板体,8-下弹簧,9-下橡胶垫,10-凹腔,11-盖体,12-圆柱形凹腔,13-环形定位柱,14-上板体,15-上弹簧,16-上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4所示,一种带有烟雾棒的铁锹,包括铁锹本体,所述铁锹本体由圆柱形的手柄1以及连接在手柄一端部的铲斗2组成,所述手柄的内部同轴设有圆柱形的空腔3,所述空腔的顶部贯穿手柄的非铲斗端,所述空腔内部放置有一烟雾棒4,所述手柄的非铲斗端螺接有一端盖,所述端盖顶部同轴往上固设有一根直径与空腔内径相同的圆柱形杆体5,所述圆柱形杆体的顶端开设有用于悬挂的通孔6。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空腔在近腔底位置设有一直径与空腔内径相同的下板体7,所述下板体的底面与腔底之间设置有下弹簧8,所述下板体的顶面固设有下橡胶垫9,所述下橡胶垫上至上往下开设有一内径与烟雾棒的外径相同的凹腔10,所述凹腔的开口边缘设置有内倒角;使用时,烟雾棒的底部插入下橡胶垫的凹腔中进行定位,下橡胶垫有利于保护烟雾棒;烟雾棒在向下插入时,在重力作用下,烟雾棒如果直接与空腔的腔底接触,有可能碰撞受损,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下弹簧,烟雾棒与下橡胶垫接触时起到了缓冲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未经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375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防刮板的化工生产用铲子
- 下一篇:一种混合燃料物料输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