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肱动脉加压止血带及加压止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39584.3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1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薛仕珍;李代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35 | 分类号: | A61B17/135;A61M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刘哲源 |
地址: | 44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脉 加压 止血带 止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医用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肱动脉加压止血带及加压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心血管内科冠脉介入手术日益增多,而大部分病人都是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手术结束后使用由日本进口的桡动脉加压止血带,比较方便也容易观察伤口。但是有的病人桡动脉穿刺较困难,不易成功,并且如果选择从股动脉穿刺的话,会造成病人需要肢体制动、绝对卧床而引起的痛苦,所以往往不会选择从股动脉进行穿刺。操作者就会选用从肱动脉穿刺,介入手术结束后,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这种方法操作不便,包扎效果差,并且由于绷带将伤口完全覆盖,需要观察伤口时,只能将绷带取下,容易造成二次损伤,不利于伤口的恢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肱动脉加压止血带及加压止血装置,使上述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肱动脉加压止血带,包括固定件和气囊,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连接于加压件的一端,第二固定件连接于气囊的另一端,第一固定件的远离气囊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件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固定部连接的第二固定部,固定件用于将气囊与手臂固定,气囊设置有用于观察伤口的观察部。
可选的,上述固定件还包括松紧带,松紧带的数量为至少两根,松紧带的一端与第一固定件连接,松紧带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件连接,且至少两根松紧带分别位于固定件的远离伤口一侧的边沿,松紧带具有无外力作用下的松弛状态以及使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相互靠拢趋势的绷紧状态。
可选的,上述第一固定件为带毛的母带,第二固定件为与母带相匹配的带钩的子带。
可选的,上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均采用棉布带制成,第一固定件设置有连接环,第二固定件设置有与连接环相匹配的连接钩。
可选的,上述观察部的与伤口对应的部分为按压区,按压区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内设置有用于放置药物的容纳部。
可选的,上述加压件还包括与气囊连通的充气件,充气件设置有空气止回件,空气止回件用于使空气从外部至充气件内部单向导通。
可选的,上述气囊还设置有泄压部,泄压部包括泄压孔和与泄压孔匹配的堵头,堵头插入泄压孔并密封。
可选的,上述气囊的与伤口对应的一侧还设置有保护部,保护部设置于气囊的边沿,保护部采用海绵或者泡沫制成。
可选的,上述观察部采用透明硅胶或者透明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加压止血装置,包括气压机和上述的肱动脉加压止血带,气压机与气囊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新设计的肱动脉加压止血带自带固定部,操作方便,即能够很方便的和手臂连接,并且连接的松紧度可以按需进行调节,并且具有气囊和设置在气囊上的观察部,可以给予伤口适当的压力,也能够很方便的观察伤口。并且该止血带具有取材方便、制作简便、耗时短、费用低,为一次性耗材,并进行低温消毒处理,安全可靠。而当气囊与自动加压的气压机连接时,能够很快的进行加压止血,并且能够一次性加压到位,不会因为人工操作的原因,影响加压止血的效果。
并且肱动脉加压止血带与气压机连接成加压止血装置,可以对气囊进行自动的加气,并且可以在气压机内预设加气气囊的气压值,实现了气囊加气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控制,非使用常的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肱动脉加压止血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松紧带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气囊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加压止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肱动脉加压止血带;200-加压止血装置;10-固定件;11-第一固定件;111-母带;112-连接钩;12-第二固定件;121-子带;122-连接环;20-气囊;21-观察部;22-容纳部;23-充气件;231-空气止回件;24-泄压部;25-保护部;30-松紧带;40-气压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未经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395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