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洗碗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0018.4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1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郭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旭 |
主分类号: | A47L15/30 | 分类号: | A47L15/30;A47L15/4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 | 代理人: | 刘燕丽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洗碗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洗碗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家庭洗碗时仍采用传统手洗方式,在冬季还需要烧热水用来洗碗,否则用冷水洗则比较冻手,而烧热水又要耗费很多时间。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很多洗碗机,但由于体积大、购买成本较高而不易在家庭中普及,而且传统的洗碗方式都是从外部对碗冲水来达到洗碗的目的,这种洗碗方式会使大量的水直接从碗表面流走,浪费水资源;传统刷碗机的碗刷一般都是疏松多孔而且吸水的材料,但使用这种材料会使洗碗的脏水充斥碗刷内,并且由于碗刷疏松结构而难以彻底清洗,如果不及时更换会很不卫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洗碗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快速对碗进行清洗,且该机器人结构简单,制造成本相对较低,适合普通家庭使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洗碗机器人,包括机架、旋转架、一号伸缩杆、蓄水箱、二号伸缩杆、吊杆、一号碗刷、二号碗刷和支撑台。
所述的机架包括顶板、连接在顶板下方的支柱和连接在支柱下方的底板;所述的底板内设置有控制装置,且底板上还设置有用于操作控制装置的控制按钮;所述的旋转架设置在顶板中下方并与顶板旋转连接;所述的一号伸缩杆上端固定在旋转架上,一号伸缩杆下端设置有压块,该一号伸缩杆与底板内的控制装置联接;所述的支撑台设置在底板上;所述的蓄水箱、二号伸缩杆和吊杆均设置在旋转架上,且二号伸缩杆与底板内的控制装置联接。
所述的二号碗刷位于支撑台上方,二号碗刷包括空壳结构的二号总水管、位于二号总水管侧面的下刷片、两端分别与蓄水箱和二号总水管连通的二号软管以及两端分别与二号总水管和下刷片连接的二号连接管;所述的二号总水管固定在吊杆底部。
所述一号碗刷位于二号碗刷上方,一号碗刷包括空壳结构的一号总水管、位于一号总水管侧面的上刷片、两端分别与蓄水箱和一号总水管连通的一号软管以及两端分别与一号总水管和上刷片连接的一号连接管;所述的一号总水管两端分别与二号总水管两端铰接,且一号总水管中部与二号伸缩杆底部铰接。
优选的,所述的上刷片内设置有贯穿其两端的导流孔,且导流孔的一端与一号连接管连通,导流孔可增加从上下两个刷片中流出水的流量;所述的下刷片结构与上刷片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的上刷片和所述的下刷片侧壁上设置有沟槽,提高刷片表面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洗碗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快速对碗进行清洗,而该机器人结构简单,用电部件较少,用电量相对于大型洗碗机也会减少很多,并且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使用起来经济实用,适合普通家庭使用;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洗碗机器人,用于刷碗的上刷片和下刷片内设置有导流孔,可增加从上下两个刷片中流出水的流量,且采用从刷片内部供水的方式来刷碗,即使刷片采用疏松多孔且易吸水的材质,刷片内部也不易吸入脏水,刷片清洗起来更简单,更加卫生,且减少更换频率;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洗碗机器人,采用从刷片内部供水的方式来刷碗,传统从外部冲水的刷碗方式,多数水从碗的表面流走,因此相对于从外部冲水的刷碗方式,内部供水对水的利用率更高,具有节能环保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号碗刷和二号碗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上刷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上刷片的剖视图;
图中:机架(1)、旋转架(2)、一号伸缩杆(3)、蓄水箱(4)、二号伸缩杆(5)、吊杆 (6)、一号碗刷(7)、二号碗刷(8)、支撑台(9)、顶板(11)、、支柱(12)、底板(13)、压块(31)、一号总水管(71)、上刷片(72)、一号软管(73)、一号连接管(74)、二号总水管(81)、下刷片(82)、二号软管(83)、二号连接管(8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洗碗机器人,包括机架1、旋转架2、一号伸缩杆3、蓄水箱4、二号伸缩杆5、吊杆6、一号碗刷7、二号碗刷8和支撑台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旭,未经郭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00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岸电无缝并网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通信基站及其微网供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