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应加热炉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0172.1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0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蒋波;伍元祥;谢洪砖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江工业炉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00 | 分类号: | F27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胡柯 |
地址: | 401329 重庆市九龙***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 加热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加热炉。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反应加热炉为一整体结构,其一般包括炉壳、包覆在炉壳内部的炉衬和设置在炉衬内的加热管,进而在反应器加热炉内部发生故障时,维修较为不便,而且加热效率不高、保温效果不好,从而给反应器加热炉的维修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增加生产成本,且目前的反应加热炉不能很好地适应高空高温时的生产作业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的存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温效果好、且能满足高温高空加热需求的反应加热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反应加热炉,包括炉壳,该炉壳为由两个半壳体对开合拢形成的箱体结构;
设置于所述炉壳内表面的炉衬,该炉衬由第一炉衬和第二炉衬扣合在一起形成,所述第一炉衬的周向上分布有凸起部,第二炉衬的相应位置上设置有与该凸起部相配合的凹陷部;
设置于炉壳上方的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能够带动两个半壳体进行往复运动,以实现炉壳的打开和闭合;
所述炉壳内均布有加热器;
所述炉壳的外周上设置有用于对炉壳在移动过程中进行导向的导向机构和用于对两个半壳体合拢后进行压紧的压紧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机构共两套,分别用于带动相应侧的所述半壳体做往复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机架梁,该机架梁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固定座,该固定座上穿设有至少两个螺杆,该螺杆下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炉壳的链条,所述机架梁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两个行走架,每一个行走架上安装有滚轮,该滚轮上连接有减速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半壳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固定板,该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链条的固定孔。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一端固定于炉壳上的槽钢,该槽钢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架与导向轮转动连接,该导向轮沿导向板往复运动。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用于对导向轮的极限位置进行限制的对限位块。如此设计,避免了导向轮在移动过程中超越了极限位置,而造成半壳体的碰撞。
作为优选,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分别固定于不同的半壳体上的底座和固定架,该底座和固定架之间设置有螺杆,螺杆的一端与底座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手轮。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半壳体闭合的位置设置有密封机构,该密封机构包括设置于半壳体不同侧面上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该第一支架上连接有气缸,该气缸的活动端连接有摆臂,该摆臂固定在第二支架上,其端部设置有陶瓷纤维盘根以对两个所述半壳体闭合的位置进行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炉壳的外周设置有拖链和爬梯。
作为优选,位于所述炉壳上的加热器引出棒孔的位置设置有罩壳。如此设计,一方面起到防水、防尘效果,另一方面能够起到冷却加热器引出棒接头的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加热炉通过悬挂方式进行固定,通过移动机构带动半壳体的移动,实现炉壳的开启闭合,能够减少炉壳变形,节约了空间,且保温效果好,满足高空高温生产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的炉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图1中的炉衬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A-A视图;
图8为图1中的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左视图;
图10位图1中的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俯视图;
图12为图1中的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3中的密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附图13所示的反应加热炉,包括炉壳1,该炉壳1为由两个半壳体11对开合拢形成的箱体结构,所述半壳体1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固定板12,该固定板12上设置有固定孔,该炉壳1上分布有加热器引出棒孔13,所述炉壳1内对应于加热器引出棒孔13的位置设置有加热器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江工业炉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江工业炉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01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烧结机点火炉燃烧优化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松螺纹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