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极耳整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0251.2 | 申请日: | 2016-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3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邓少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创元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B21D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50125 | 代理人: | 宫兆斌 |
地址: | 401520 重庆市合川区合***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整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指锂离子电池极耳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在锂离子电池极耳的加工过程中,传统的操作方式是采用烙铁加锡进行焊接,但该焊接方式对操作人员的焊接技术具有较高的要求,也即焊接的质量对技术员本身具有较强的依赖,这样,并不利于批量加工生产。另外,该种焊接方式亦会对电池本身造成影响,其一是,过高的烙铁温度会降低电池性能;其二是,焊接后的焊渣会为电池的后续使用带来安全隐患。
随着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激光焊接正逐步取代传统的手工焊接,激光焊接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工装夹具施压将两个被焊接叠加在一起,再射入激光,并使激光能穿透位于上方的被焊件并被位于下方的被焊件所吸收,当吸收的光能转成热能后则可将两被焊件的接触面融化,并逐步形成焊接区。因为激光焊接对被焊件的表面具有十分严格的要求,因此,在将该种焊接方式应用于电池极耳的焊接加工中时,需对电池极耳的表面进行整形处理使其保持平整,这样,才可保证电池极耳能与电池汇流排紧密贴合。但现有的加工工艺中,往往忽略前述步骤,从而造成虚焊、炸火、焊穿等不良问题,不仅降低了焊接质量,还大大降低了焊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锂离子电池极耳整形装置,它设计有固定的下模和活动的上模,通过动力缸对上模的驱动则可实现上模与下模的相互配合,进而实现对电芯极耳的平整整形处理,具有操作简便、效率高及运行稳定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锂离子电池极耳整形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一端部设置有下模支撑板,下模支撑板上设置有两个下模,底座的另一端部设置有电芯支撑板;
底座上还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具有水平设置且位于下模上方的安装段和两个竖直设置且分别位于下模支撑板两侧的支撑段,安装段的两端分别与两支撑段的顶端相连;
安装段上安装有动力缸,动力缸的伸缩端穿过安装段连接有位于两支撑段之间区域的连接板,连接板的底端连接有两个可分别与两下模相对应且配合的上模。
在进行焊接时,电池箱内装配有若干个电芯,每一电芯上均连接有正极耳和负极耳。电池箱的顶端安装有汇流排,汇流排上设置有与电芯极耳数量相适应的开口,各个电芯的极耳均穿过对应的开口,并弯折与汇流排相贴合,可见,在对电芯极耳整形时,尤其需注意极耳的自由端部区域,也即与汇流排上端面相贴合的区域。为此,本实用新型设计有固定的下模和活动的上模,通过两者的相互配合,则可对电芯的极耳进行平整整形处理。应用时,将电芯放置在电芯支撑板上,并使得电芯的正极耳和负极耳的前端部分别放置在两下模上,再启动动力缸,使其通过伸长移动下移连接板,从而带动两上模下移,直至将两极耳压平在下模上,如此,则完成对极耳的整形工作。其中,动力缸可选用气缸。
为提高上模与下模配合的稳定性,所述下模包括横向设置的整形段,整形段的两端向上延伸形成有竖直设置的限位段;
所述上模可置入两限位段之间的区域内。
通过两限位段对上模的限位,可避免上模的晃动而影响对极耳的整形工作。应用时,将极耳放置在整形段处即可。及时,极耳处于悬空状态,亦不会影响上模对极耳前端部区域的整形处理。
为提高上模下移的稳定性,避免其发生晃动,进一步地,同一所述下模中任意一个所述限位段的内侧面内设置有内凹的限位槽;
所述上模的侧面上设置有可与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凸起。
为提高上模上下移动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段上还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动力缸两侧的安装孔,安装孔处安装有导向筒;
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两个可分别贯穿两导向筒且可相对导向筒轴向移动的导向杆。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包括与所述动力缸伸缩端相连的连接段和与所述上模相连的绝缘段,连接段与绝缘段相连。绝缘段可阻断连接段与下模之间的电性连接。
为避免电芯在整形处理时发生意外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电芯支撑板上设置有若干组限位组件。
进一步地,每一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定位凸起。两定位凸起的间距应根据电芯的尺寸大小而设置,应用时,将电芯放置在两定位凸起之间的区域即可。
进一步地,若干组所述限位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如此,可根据电芯的尺寸进行调整。设置有两组限位组件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创元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创元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02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