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多旋翼无人机电源分配的无氧铜分配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0527.7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7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团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九天创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1/32 | 分类号: | H01R11/32;H01R4/28;H01R4/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2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多旋翼 无人机 电源 分配 无氧铜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领域,特别是涉及适用于多旋翼无人机电源分配的无氧铜分配环结构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多旋翼无人机在设计时,多个电机会由一个电源提供供电,而且每个电机大电流工作状态;随着旋翼增多,电机数量也增多,接线也更为繁琐,每个旋翼一个电机,每个电机正负两根线,需要2个接触点,八旋翼机的电动旋翼无人机,就需要16个接触点;市场上产品常用做法是通过把所有正极导线捆绑焊接起来,把所有负极导线捆绑焊接起来,汇总的正负极导线与电源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过于繁琐,可操作性差。也有另一种常用方式,把每个正负极导线分别通过接线鼻搭接螺钉锁紧,这种方式连接方式受螺钉锁紧力影响,缩紧力太小电线的耦合性差,印象电流通过量小,长期无人机机体的振动会使螺丝松动,带来安全隐患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适用于多旋翼无人机电源分配的无氧铜分配环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适用于多旋翼无人机电源分配的无氧铜分配环结构,包括正极铜环和负极铜环,所述正、负极铜环大小根据铜环下盖环形阶梯槽设计,所述正、负极铜环上各有均匀分布8个接触点位和一个电源线接触点位,所述接触点位上开有接线槽,所述铜环下盖上有4组卡扣,所述卡扣用于和铜环上盖连接紧固密合。
为了进一步提高多旋翼无人机电源分配的无氧铜分配环结构的实用性,所述正极铜环和负极铜环放入铜环下盖的环形阶梯层次槽入。
为了进一步提高多旋翼无人机电源分配的无氧铜分配环结构的实用性,所述正极铜环和负极铜环的触点位开有接线槽,用于导线和铜环连接后,用锡焊焊死封满接线槽。
为了进一步提高多旋翼无人机电源分配的无氧铜分配环结构的实用性,所述正极铜环和负极铜环上的触点2个一组,成均匀分布,正极电源线和负极电源线紧贴一组触点,方便多旋翼电机接线。
为了进一步提高多旋翼无人机电源分配的无氧铜分配环结构的实用性,所述铜环上盖和铜环下盖采用绝缘的PF塑料材质,所述铜环上盖有卡扣空位,所述铜环下盖与卡扣通过模具注塑一体成型。
为了进一步提高多旋翼无人机电源分配的无氧铜分配环结构的实用性,所述铜环上盖和铜环下盖连接采用卡扣紧固。
上述的多旋翼无人机电源分配的无氧铜分配环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无人机电源分配的无氧铜分配环结构的所述正极铜环和负极铜环采用无氧铜材质,上各有8个触点,2个一组成均匀分布,方便多旋翼电机接线,避免接错线或绕线等问题,所述正极铜环和负极铜环放入所述铜环下盖的环形阶梯层次槽内,所述铜环上盖和所述铜环下盖通过所述卡扣密合紧固,结构简单,安装简单,可操作性好,整体封装无外露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适用于多旋翼无人机电源分配的无氧铜分配环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铜环下盖;2、正极电源线;3、正极铜环;4、负极电源线;5、负极铜环;6、铜环上盖;7、接触点;8、导线;9、接线槽;10、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适用于多旋翼无人机电源分配的无氧铜分配环结构结构,包括铜环下盖1、正极铜环3、负极铜环5和铜环上盖6组合,铜环下盖1和铜环下盖均采用绝缘的PF塑料材质,保证绝缘效果,铜环下盖1有环形阶梯层次槽,正极铜环3、负极铜环5接触点对准铜环下盖1卡扣10直接放入到,保证导线、正极电源线2和负极电源线从卡扣10中间穿出;
为了进一步提高适用于多旋翼无人机电源分配的无氧铜分配环结构结构的实用性,在正极铜环3和负极铜环5上的接触点7位置开有接线槽9,导线8、正极电源线2和负极电源线4从接线槽9连接正极铜环3和负极铜环5,然后用锡焊焊满接线槽9,连接紧固,导电性强。
为了进一步提高适用于多旋翼无人机电源分配的无氧铜分配环结构结构的实用性,铜环下盖1和铜环上盖6通过卡扣10连接密合紧固,操作简单,安装布局清晰紧促简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九天创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深圳市九天创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05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R 导电连接;一组相互绝缘的电连接元件的结构组合;连接装置;集电器
H01R11-00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开的连接位置用来或可能用来使导电部件互连的各连接元件,例如: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某些其他电线;接线柱或导电部件;接线盒进行电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
H01R11-01 .以其连接位置之间导电互连的形式或安排为特点区分的
H01R11-03 .以各连接元件上连接位置的类型或以连接位置与导电部件之间的连接类型为特征的
H01R11-11 .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其他电线、端子或导电部件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或抽头部件
H01R11-12 ..终接于环、钩或叉的端接片
H01R11-16 ..终接于焊头或插座的端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