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管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2266.2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0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范立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迎阳无纺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1/06 | 分类号: | F16L21/06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13 | 代理人: | 何艳 |
地址: | 215539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管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风管道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纺设备运输化纤的通风管道用风管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纺设备运输化纤的通风管道间的连接通常采用V型抱箍对接,并用螺钉锁紧,且在风管连接处的端部形成有向外90°的直边。这种风管连接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不足:首先,在连接处未采取密封措施,因而容易造成漏风;其次,连接的端部为直边,其内部会产生毛刺,进而容易出现挂棉现象;第三,抱箍对接采用螺钉锁紧,锁紧空间狭小,不易操作;第四,抱箍在锁紧时容易造成风管的变形。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的风管连接结构加以合理的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管连接结构,其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密封性差、连接内部易挂棉、抱箍锁紧空间小、抱箍锁紧易使风管变形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风管连接结构,所述的风管包括中空的圆筒形风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管本体在彼此连接的一端端部向外弯折形成有圆形翻边,所述的风管连接结构包括U形抱箍、密封条和卡位环,所述的U形抱箍包覆在彼此连接的相邻两风管本体的一对圆形翻边外,其中U形抱箍两侧的一对侧壁与所述的一对圆形翻边相贴合,而U形抱箍的顶壁与所述的一对圆形翻边之间嵌设所述的密封条,在U形抱箍的一端设有弯形铁片、另一端上设有把手座,所述的把手座上铰接有一把手,该把手通过铁丝与所述的弯形铁片连接,当U形抱箍处于抱紧状态下,所述的卡位环穿设并卡固在所述的把手和把手座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U形抱箍的一对侧壁分别向外侧倾斜,其倾斜角呈锐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密封条为截面呈矩形的长条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把手座上还设有卡口,所述的卡口用于供所述的卡位环穿设及定位。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的有益效果:首先,风管端采用向外的圆形翻边,强度加强,不易变形,且在连接处内部无毛刺,不会产生挂棉现象;其次,采用密封条,有效阻止连接处的漏风;第三,相邻两风管本体的端部通过U形抱箍连接在一起,其在锁紧状态下有自锁效果,操作简单;第四,把手通过铁丝与弯形铁片连接,并在抱紧状态下通过卡位环来固定把手和把手座的位置,这样可方便相邻两风管之间的连接与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U形抱箍、密封条及圆形风管在连接状态下的局剖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U形抱箍在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U形抱箍在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风管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风管的圆形翻边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 风管本体;2.卡位环;3. U形抱箍、31.侧壁、32.顶壁;4.密封条;5.把手座、51.卡口;6.弯形铁片;7.把手;8.圆形翻边;9.铁丝。
具体实施方式
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所示的位置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管连接结构,所述的风管包括中空的圆筒形风管本体1,所述的风管本体1在彼此连接的一端端部向外弯折形成有圆形翻边8,所述的风管连接结构包括U形抱箍3、密封条4和卡位环2,所述的U形抱箍3包覆在彼此连接的相邻两风管本体1的一对圆形翻边8外,其中U形抱箍3两侧的一对侧壁31与所述的一对圆形翻边8相贴合,而U形抱箍3的顶壁32与所述的一对圆形翻边8之间嵌设所述的密封条4,在U形抱箍3的一端设有弯形铁片6、另一端上设有把手座5,所述的把手座5上铰接有一把手7,该把手7通过铁丝9与所述的弯形铁片6连接,当U形抱箍3处于抱紧状态下,所述的卡位环2穿设并卡固在所述的把手7和把手座5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U形抱箍3的一对侧壁31分别向外侧倾斜,其倾斜角呈锐角。锐角的角度在本实施例中优先选择的区域为10°~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迎阳无纺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迎阳无纺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22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