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股骨颈置钉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2442.2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5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倪凤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凤民 |
主分类号: | A61B17/90 | 分类号: | A61B17/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015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股骨颈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股骨颈置钉辅助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股骨颈骨折或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手术中,都需要一根或多根螺钉有效地置入股骨颈内,除了保证螺钉在股骨颈正位投影上的理想位置,还要兼顾在股骨颈侧位片上的位置。股骨颈有15度的前倾角,因此,这就要求在钻钉孔充分考虑股骨颈的前倾角因素,保持合适的导引针进针前倾角度。现有的辅助装置难以可靠地预设前倾角度,更多的是依靠临床经验和手感,但其前倾角度合适与否需钻入后透视来判断,如果透视不合适就需要重新调整钻孔前倾角度。反复矫正钻孔既延长手术时间,又增加股骨颈骨质破坏,增加日后股骨头坏死的几率,严重时置钉松动、失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股骨颈置钉时方便地预定合适钻孔前倾角度,避免钻孔盲目性和减少失误率,提高置钉一次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的辅助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股骨颈置钉辅助装置,包括定位指示针和工作导管;所述定位指示针由针体和中空针尾组成;所述针尾的中空内腔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所述针体垂直于所述针尾中空内腔的平面侧,其尾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针尾中空内腔的半圆侧对应的外侧壁上,所述工作导管由穿过所述针尾的半圆柱形连接杆和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一端的导管部组成,所述导管部垂直于所述连接杆的平面侧;所述针体与所述导管部平行,所述连接杆能够在所述针尾内滑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股骨颈置钉辅助装置构造简单,使用方便,操作易于掌握,能在股骨颈置钉时方便地预定合适钻孔前倾角度,避免了钻孔盲目性,提高置钉一次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医疗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定位指示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工作导管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如图1所示,股骨颈置钉辅助装置整体由定位指示针1和工作导管2这两个部件组合成,定位指示针1包括针体3和针尾4两部分,工作导管2由穿过针尾4的半圆柱形连接杆6和固定连接在连接杆6一端的导管部5组成。
如图2,针尾4的中空内腔的横截面呈半圆形,针体3垂直于针尾4中空内腔的平面侧,针体3尾端固定连接在针尾4中空内腔的半圆侧对应的外侧壁上。
如图3,导管部5垂直于连接杆6的平面侧;这样,定位指示针1和工作导管2组装后,针体3与导管部5平行,连接杆6能够在针尾内滑动。
如图4所示,工作导管2的连接杆6插入定位指示针1的针尾4半圆内腔,组合成股骨颈置钉辅助装置整体,连接杆6的半圆柱形状与针尾4半圆内腔完全匹配,经过导管部5的克氏针7(或钻头)自然平行于针体3,调整连接杆6在针尾4的插入深度即可调整针体3与导管部5的间距。
本实施例中针体3为长10cm、直径2.5mm不锈钢针,针尾4为长1.5cm、外径10mm中空不锈钢管,钢管内腔截面为直径8mm半圆形,针体3焊接于针尾4管壁,焊接点距管其中一端0.5cm。导管部5为5cm长、外径4mm、内径2.5mm不锈钢管(管径可根据需要采用不同规格),连接杆6为6cm长、横截面直径8mm半圆柱形不锈钢棒,导管部5保连接杆焊接固定。本实施例中连接杆6在针尾4的插入深度即可自由地在0.5cm-6cm范围调整。股骨颈颈中、基底部及粗隆间前侧这一区域骨面较为平坦,近似一平面,与人体冠状面成角接近股骨颈前倾角,平行该平面钻孔即可获得较合适的前倾角度。当针体3紧贴这一区域骨面时,导管部5及经导管部的克氏针7(或钻头)也就近似平行于该骨面。手术时,完成骨折复位后,把针体3紧贴骨面置于股骨颈前方,透视确定与股骨干合适的成角后,稳住指示针1,把连接杆6插入指示针尾4,调整连接杆6插入深度及以针体3为轴转动即可任意根据需要选定钻孔点,克氏针7(或钻头)经导管部5钻入即可得到正位投影和前倾角度均较满意的钻孔,减少了钻孔失误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凤民,未经倪凤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24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