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改良型肠外营养液输液袋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2606.1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1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张蓉蓉;李傲梅;李娟;高杰;潘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10 | 分类号: | A61J1/10;A61J1/14;A61M5/44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改良 型肠外 营养液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改良型肠外营养液输液袋。
背景技术
临床使用一次性肠外营养液输液袋在接头处容易脱落,不易固定;同时,冬天气温低营养液冰凉,对患者体验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改良型肠外营养液输液袋,与留置针连接牢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改良型肠外营养液输液袋,包括输液袋体,所述的输液袋体的下端设置有营养液输入口,所述的营养液输入口连接输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液管上设置有与静脉留置针的皮条连接的第一接头;所述皮条上设置有与接头配合的第二接头;
所述的第一接头包括带有内螺纹的螺帽,所述的螺帽中部设置有一圆孔,一中空管体穿过圆孔与所述的螺帽固定连接,中空管体的一端与所述的输液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第二接头连接;所述的第二接头为带有外螺纹套体,所述的螺帽可与所述的套体螺接;所述的套体内设置有供第一接头插入的插孔,该插孔的直径与中空管体的外径相等;
所述的输液袋体上设置有加热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螺帽在中空管体的轴向位置上固定,且能够在中空管体上沿中空管体的轴心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空管体的下端为锥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加热装置为设置于输液袋体下半部分的与输液袋体贴合的加热片,所述的加热片封装于壳体内,该壳体内设置有电源,壳体上设置有开关,所述的开关、加热片和电源串联。
进一步地,所述的输液袋体上还设置有温度报警器,温度报警器包括设置于壳体上的显示器、设定最低温度值的按键A、设定最高温度值的按键B和扬声器,所述的壳体底部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壳体内设置有控制芯片;所述的控制芯片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显示器、按键A、按键B和扬声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内还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的控制开关和所述的控制芯片连接,并且与所述的开关串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肠外营养液输液袋通过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配合,使得输液管与留置针的皮条连接牢固;2)通过增设加热装置,对营养液加热,改善患者输液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连接示意图。
图3为带有加热装置的输液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外壳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良型肠外营养液输液袋,包括输液袋体1,输液袋体1的下端设置有营养液输入口2,营养液输入口2连接输液管3,输液管3上设置有与静脉留置针的皮条连接的第一接头4;皮条上设置有与接头配合的第二接头5;第一接头4包括带有内螺纹的螺帽41,螺帽中部设置有一圆孔42,一中空管体43穿过圆孔42与螺帽固定连接,中空管体43的一端与输液管3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接头5连接;第二接头5为带有外螺纹套体,所述的螺帽41可与套体螺接;套体内设置有供第一接头插入的插孔51,该插孔51的直径与中空管体43的外径相等。
螺帽41在中空管体43的轴向位置上固定,且能够在中空管体43上沿中空管体43的轴心旋转。中空管体43固定连接有带有环形限位槽的连接座44,所述的螺帽41在圆孔43处设置有环形卡板45。将中空管体43下端设置为锥形结构,便于中空管体43插入插孔51内。
现有的输液管的接头只有一个中空管体,将中空管体插入皮条接头的插孔内即可,这样的连接容易松动,而且,在安装时医护人员需要用力将中空管体插入插孔内,但是不容易判断是否插接到位;本实用新型在在中空管体上增设一个螺帽,螺帽41能够在中空管体上旋转,安装时,只需要将中空管体放到插孔的位置,将螺帽与第二接头的套体螺接,在螺帽与套体旋合的过程中,中空管体逐渐插入至插孔的深处。本实用新型提高连接处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输液袋体上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为设置于输液袋体下半部分的与输液袋体贴合的加热片61,加热片61封装于壳体62内,该壳体62内设置有电源63,壳体62上设置有开关64,开关64、加热片61和电源63串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26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铺灸装置
- 下一篇:一种塑料医药容器用双开口组合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