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镁碳砖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3174.6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7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东;于林辉;陈树村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中邦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2 | 分类号: | B22D4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107 | 代理人: | 郭元艺 |
地址: | 115005 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镁碳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冶金行业钢包耐火衬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镁碳砖。
背景技术
钢包系冶金工业的重要器件,起着储存,转运钢水的作用,同时还要进行炉外精炼的双重任务,钢包使用寿命的长短,不仅关系到耐火材料的消耗,而且直接影响炼钢的正常生产。
近年来,钢包炉的二次精炼比日益增高,与此同时,对钢的精炼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钢包炉的工作条件也日趋严酷。为适应上述情况,进一步提高钢的精炼质量、降低耐火材料消耗与精炼成本,需要对钢包炉炉底耐火材料的不定形化技术进行改进。
目前,钢包用炉底砖基本采用标准长方体结构,此类炉底砖结构,压紧力弱,很容易分离、脱落、损坏,进而影响钢包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压紧力强,不易脱落与损坏的镁碳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镁碳砖,镁碳砖砖本体呈柱状结构;镁碳砖砖本体包括第一柱体单元、第二柱体单元及第三柱体单元;所述第一柱体单元、第二柱体单元及第三柱体单元均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柱体单元与第二柱体单元垂直相接;所述第三柱体单元与第二柱体单元垂直相接;在所述第二柱体单元的中部设有方形装配槽口;在所述第一柱体单元及第三柱体单元端面设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压紧力强,不易脱落与损坏。本实用新型通过多种镁碳砖砖本体的组合设计,使耐火砖的装配结构更加稳定,另外,此类砖型还可方便调运与砌筑,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所述第一柱体单元及第二柱体单元端面设有凹槽便于运输与装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下列内容的表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镁碳砖砖本体;101、第一柱体单元;201、第二柱体单元;3、凹槽;301、第三柱体单元;4、方形装配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镁碳砖,其镁碳砖砖本体1呈柱状结构;异型镁碳砖砖本体1包括第一柱体单元101、第二柱体单元201及第三柱体单元301;所述第一柱体单元101、第二柱体单元201及第三柱体单元301均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柱体单元101与第二柱体单元201垂直相接;所述第三柱体单元301与第二柱体单元201垂直相接;在所述第二柱体单元201的中部设有方形装配槽口4;在所述第一柱体单元101及第三柱体单元301端面设有凹槽3。
在具体砌筑时,本实用新型多个镁碳砖砖本体可以拼接成完整的工作面,多个镁碳砖砖本体形成互相咬合结构,炉底稳定性据此得到加强。
可以理解地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子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中邦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辽宁中邦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31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