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带停放基础制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3824.7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9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陈炳伟;苟青炳;梅卓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中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55/22 | 分类号: | F16D55/22;F16D65/14;F16D65/12;F16D65/84;F16D65/04;F16D65/52;F16D121/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14 | 代理人: | 林倩 |
地址: | 2131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停放 基础 制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带停放基础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见图1和图43,轨道车辆基础制动装置包括制动夹钳、带停放制动缸、制动盘和闸片。带停放制动缸由单元制动缸和停放缸组成,带停放制动缸和闸片分别安装在制动夹钳的两端,制动盘安装在车轮轴上且处于同一制动夹钳上的两闸片之间,在制动时,制动夹钳的单元制动缸充气伸长,通过杠杆原理使闸片与制动盘贴合摩擦,从而产生制动的效果。中国申请号201420447307.1 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基础制动装置的制动钳与制动缸连接结构,制动夹钳由吊座、杠杆和闸片托组成,制动夹钳具有对称设置的两杠杆,杠杆均具有上、下横臂和连接在上、下横臂之间的竖杆,吊座连接在两横臂之间。上述带停放单元制动缸和闸片托都连接在杠杆上。中国申请号 201220312267.0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能式停放单元制动缸,包括单元制动缸和停放缸两部分,制动活塞包括与制动缸体内壁配合的活塞本体和活塞管,制动缸体的一端固接有中间体,中间体与制动活塞之间有缓解弹簧,活塞管的外周与中间体的中心管内壁滑动配合,活塞管连接有调节螺母组成和引导螺母组成,复位机构由丝杠、轭等组成,丝杆通过非自锁螺母与调节螺母和引导螺母连接,停放制动气缸部分包括设有第二进气口的停放缸体、停放活塞、停放调节螺母、停放弹簧、导向销、齿圈、手制动套、滚珠组件、推环、活塞管盖和手动缓解装置,停放缸体的一端与中间体固定连接。由于制动夹钳的闸片与制动盘之间的间隙会因磨损而增大,上述基础制动装置在制动过程中,闸片与制动盘之间的间隙会自动调整,但是上述单元制动缸会因制动过程中的制动力较大,而使调节轴对杠杆施加较大的作用力,杠杆的弹性变形使调节轴向外伸出量变大,上述间隙调整机构误判而自动进行间隙调节,这样就会导致闸片与制动盘之间的间隙变小,影响制动性能,而且上述停放缸不带放大机构,停放制动力相对较小,占用的横向空间较大。
高速列车制动方式主要是依靠制动闸片和制动盘的相互摩擦实现的。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21097844.9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粉末冶金闸片,其摩擦块与钢背之间采用固定连接,闸片在制动时无角度调节和浮动式调节,摩擦块不能自行调节,易出现裂纹、缺损等现象;且由于制动盘径向线速度不一致,导致摩擦块出现内外圈厚度差别大,极容易出现偏磨现象。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789954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是一种浮动式制动闸片,其包括由两块背板互相拼接连接而成的背板、设置在所述背板上的若干个摩擦块、设置于所述摩擦块与所述背板之间的碟簧,以及将所述摩擦块可浮动地连接于所述背板上的卡簧。上述浮动式制动闸片在摩擦块和背板之间加装碟簧,使摩擦块的角度可通过蝶簧发生变化以提高有效摩擦面积,从而减轻摩擦块的偏磨,但是蝶簧对摩擦块的角度调节是有限的,所以没有完全解决摩擦块偏磨等现象,而且蝶簧在实际条件即在复杂恶劣环境及高温高压高速等不利条件下制动时存在弹性浮动失效风险,所以上述结构并不可靠。闸片一旦发生偏磨或弹性浮动失效现象都影响制动性能。
制动盘通过制动闸片压紧制动盘摩擦面来实现列车制动,保证列车安全、平稳的运行。在制动过程中,摩擦盘盘面温度会急剧上升,制动盘也会受热膨胀,产生较大的热应力。中国专利申请号 201420492365.6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用车辆带停放基础制动装置,上述车辆带停放基础制动装置装置利用定位销对盘体进行定位和传递制动扭矩,存在装配繁琐,质量重的不足,且散热效果不够理想的不足,同样也影响制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进一步提高制动可靠性的车辆带停放基础制动装置,特别是能避免因杠杆弹性变形所触发制动调解机构发生间隙调节而造成闸片与制动盘之间的间隙变小的现象发生,而且停放制动力相对较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中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中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38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枪
- 下一篇:一种封闭式高压引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