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空间两级冷却塔进排风串联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4193.0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10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苏辉;涂江峰;方仲元;孔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智兴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15 | 代理人: | 韩龙 |
地址: | 10001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空间 两级 冷却塔 进排风 串联 冷却系统 | ||
1.一种地下空间两级冷却塔进排风串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冷却塔,位于地下空间中,与第一热水系统相连,以冷却第一热水系统中的热水;
第二冷却塔,位于地下空间中,与第二热水系统相连,以冷却第二热水系统中的热水;
其中,第一冷却塔的进风口与地上环境相连通,出风口与第二冷却塔的进风口相连通,第二冷却塔的出风口与地上环境相连通,地上环境中的空气通过第一冷却塔的进风口进入第一冷却塔,与来自第一热水系统中的热水完成热交换后通过第一冷却塔的出风口和第二冷却塔的进风口进入第二冷却塔,空气进入第二冷却塔与来自第二热水系统中的热水完成热交换后通过第二冷却塔的出风口排放到地上环境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空间两级冷却塔进排风串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冷却塔的出风口与第二冷却塔的进风口通过风道相连,风道上设置有掺混风口,掺混风口与地上环境相连通,地上环境中的空气通过掺混风口进入风道,与第一冷却塔排出的空气掺混后进入第二冷却塔,以调节第二冷却塔的出水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空间两级冷却塔进排风串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风道上还设置有排风口,风道中的空气可通过排风口排出,以调节第二冷却塔的出水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下空间两级冷却塔进排风串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冷却塔和第二冷却塔都包括外部壳体,壳体侧壁上部设置有进水口,侧壁下部设置有出水口,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连接有散热盘管,热水系统中的热水从壳体上的进水口进入,冷却后从壳体上的出水口流回到热水系统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空间两级冷却塔进排风串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下端侧壁上设置有进风口,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的下方设置有喷淋器,喷淋器的下方设置有播水盆,喷淋器喷洒的冷却水流入到播水盆上,播水盆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以使播水盆上的冷却水均匀地流入到下方的散热盘管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空间两级冷却塔进排风串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播水盆具有底板和位于盆体四周的凸缘,凸缘在播水盆的四周向上凸起,多个通孔位于播水盆的底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空间两级冷却塔进排风串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散热盘管的下方设置有板状填料,板状填料倾斜设置在冷却塔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空间两级冷却塔进排风串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板状填料靠近进风口的一端的高度大于另一端的高度,从进风口进入的空气完全通过板状填料。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空间两级冷却塔进排风串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喷淋器的上方设置有挡水器,空气中携带的水蒸气由挡水器阻挡并冷凝液化落入下方的播水盆上。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所述的地下空间两级冷却塔进排风串联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壳体的底部设置有集水器,集水器可收集从冷却塔上部流下的冷却水,喷淋器与集水器相连,以抽取集水器中的冷却水循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419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