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置式VVT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4239.9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9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周富伟;朱云振;陶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太平洋电控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344 | 分类号: | F01L1/344;F01L9/04;F01M1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置式 vvt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尤其是一种中置式VVT系统。
背景技术
在节约资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大背景下,汽车作为日常代步工具,人们对它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降低排污的要求,许多国家和发动机厂商、科研机构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应运而生,它可以通过调节进气(排气)量,气门开合时间、角度,使进入发动机的空气量达到最佳,以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达到省油的目的。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缸盖中存在过多的油道,机油在整个系统中的油路通道可能出现泄漏的位置较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提高执行器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降低泄漏量的中置式VVT系统。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置式VVT系统,具有凸轮轴、转子、中央阀和电磁阀;所述凸轮轴和置于执行器内的转子刚性连接,凸轮轴与中央阀末端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电磁阀置于执行器中心孔内部且设置于中央阀后端,且电磁阀的推杆与中央阀的阀芯相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电磁阀包括阀外套、导向套、后轭套、电磁螺线管、前轭片、前轭套和推杆;所述阀外套右侧的中间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的外表面上套设有截面呈“┛┗”形的后轭套;所述后轭套的左侧设有电磁螺线管;所述电磁螺线管上罩有前轭片;所述前轭片的右端边缘压入后轭套与阀外套之间的卡槽内;所述前轭套压入前轭片中间的通孔内;所述推杆的一端卡接于导向套中,另一端穿过前轭套的中心。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中央阀包括置于中央阀体内的滤网、单向阀、钢球、弹簧和阀芯;所述单向阀中的钢球的球心相对于油孔中心位置偏右;所述滤网设置于单向阀的右端;所述阀芯设置于单向阀的左端,阀芯与单向阀之间设有弹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机油经过中央阀,电磁阀控制中央阀内的阀芯移动来控制机油在中央阀中的油路,中央阀油路对应着VVT执行器的不同油腔,从而实现执行器内转子的转动,转子与凸轮轴刚性连接,进而实现调节凸轮轴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省去了发动机缸盖中过多的油道设计可以缩短机油在整个系统中的油路通道,降低泄漏量,更可以提高执行器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初始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央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凸轮轴1、中央阀2、电磁阀3、执行器4、转子5、推杆6、阀芯7、阀外套8、导向套9、后轭套10、电磁螺线管11、前轭片12、前轭套13、中央阀体14、滤网15、单向阀16、钢球17、弹簧1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具有凸轮轴1、转子5、中央阀2和电磁阀3;凸轮轴1和置于执行器4内的转子5刚性连接,凸轮轴1与中央阀2末端通过螺栓连接;电磁阀3置于执行器4中心孔内部且设置于中央阀2后端,且电磁阀3的推杆6与中央阀2的阀芯7相接触。
电磁阀3包括阀外套8、导向套9、后轭套10、电磁螺线管11、前轭片12、前轭套13和推杆6;阀外套8右侧的中间卡接有导向套9;导向套9的外表面上套设有截面呈“┛┗”形的后轭套10;后轭套10的左侧设有电磁螺线管11;电磁螺线管11上罩有前轭片12;前轭片12的右端边缘压入后轭套10与阀外套8之间的卡槽内;前轭套13压入前轭片12中间的通孔内;推杆6的一端卡接于导向套9中,另一端穿过前轭套13的中心。
中央阀2包括置于中央阀体14内的滤网15、单向阀16、钢球17、弹簧18和阀芯7;单向阀16中的钢球17的球心相对于油孔中心位置偏右;滤网15设置于单向阀16的右端;阀芯7设置于单向阀16的左端,阀芯7与单向阀16之间设有弹簧1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太平洋电控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太平洋电控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42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