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过热器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4299.0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7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何承发;李大明;李朝晖;陈凤银;汪宁;肖杰玉;赵峰娃;考传利;杨长青;曹凤路;张皓;唐涛;应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安徽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上海海螺川崎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1/08 | 分类号: | F22B31/08;F22G7/12;F23J15/0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朱圣荣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过热器 防护 结构 | ||
1.新型过热器防护结构,设置在烟道内的过热器与余热锅炉的汽包连接,所述烟道竖直设置,所述过热器的管道水平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热器的换热管朝向烟气来向一侧设有防护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过热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从烟道下方向过热器输送,所述防护板位于过热器换热管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过热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由焊接在过热器换热管上的C形管套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过热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管套的下表面均匀分布有凹陷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过热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管套为柔性钢条。
6.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所述的新型过热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包括上方与燃烧室连通的第一烟道,下方与第一烟道连通的第二烟道,所述过热器安装在第二烟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过热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和过热器均设有两组,两组过热器均固定在第二烟道的下部,两组所述防护板分别为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且由C形管套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过热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的C形管套之间通过震动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旁设有用于敲打防护板边缘的振打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新型过热器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烟道和第二烟道的下方连通部位的底部设有收尘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安徽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上海海螺川崎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安徽海螺川崎节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上海海螺川崎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429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热值煤气超超高温亚临界发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智能蒸汽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