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44964.6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3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阮祖云;王德荣;张上富;钱木;周灵刚;黄仰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的电池组或电池包(电池包包括多个电池组)中,串联和/或并联的单体电池的极柱与相应的导电连接片之间的电连接都是通过激光焊接来实现的。一旦出现激光焊接失效,就会导致整个电池组或者电池包报废。此外,在客户端使用过程中,只要与导电连接片相关的一个单体电池失效或者一个导电连接片失效,也会导致整个电池组或者整个电池包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组,其能够使极柱与导电连接片可拆装装配实现电连接,有效地避免整个电池组报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组,其包括:多个单体电池,并排布置,各单体电池具有两个电极性相反的极柱;多个导电连接片,各导电连接片与对应的极柱电连接以使所述多个单体电池串联和/或并联。其中,与各导电连接片对应的各极柱的上端具有周壁以及由周壁围绕形成的且向上开口的收容部;各导电连接片设有:本体部;多个弹性插接部,所述多个弹性插接部间隔开,各弹性插接部从本体部向下延伸且各弹性插接部插入对应一个极柱的收容部并与对应一个极柱的周壁接触,从而各导电连接片与对应的极柱电连接,且各弹性插接部能够从对应的极柱的收容部拔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中,各极柱的上端具有周壁以及由周壁围绕形成的且向上开口的收容部;各导电连接片设有多个弹性插接部,各弹性插接部插入对应一个极柱的收容部并与对应一个极柱的周壁接触,且各弹性插接部能够从对应的极柱的收容部拔出,实现了导电连接片与对应的极柱的可拆装装配而电连接,有效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导电连接片与对应的极柱焊接连接失效导致整个电池组报废,即使一个导电连接片失效或与各导电连接片相关的一个单体电池失效,通过导电连接片和对应极柱的插拔关系,可以将失效的导电连接片或失效的单体电池更换,而不会导致整个电池组报废。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的立体图;
图2为沿图1中的A-A线的局部剖视图,示出了在一实施例中导电连接片的其中一个弹性插接部与对应一个极柱的装配关系;
图3为图2的分解图;
图4为与图3对应的导电连接片的弹性插接部插入极柱的收容部之前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图3的变形例,示出另一实施例的导电连接片与极柱;
图6为图5的装配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单体电池 21本体部
11极柱22弹性插接部
111收容部 221连接部
S周壁 222弯折部
112突部 223接触部
1121导入面2231退出斜角
1122导出面2232上端
1123限位面224导入角
2导电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
参照图1至图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包括:多个单体电池1,并排布置,各单体电池1具有两个电极性相反的极柱11;多个导电连接片2,各导电连接片2与对应的极柱11电连接以使所述多个单体电池1串联和/或并联。其中,与各导电连接片2对应的各极柱11的上端具有周壁S以及由周壁S围绕形成的且向上开口的收容部111;各导电连接片2设有:本体部21;多个弹性插接部22,所述多个弹性插接部22间隔开,各弹性插接部22从本体部21向下延伸且各弹性插接部22插入对应一个极柱11的收容部111并与对应一个极柱11的周壁S接触,从而各导电连接片2与对应的极柱11电连接,且各弹性插接部22能够从对应的极柱11的收容部111拔出。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中,各极柱11的上端具有周壁S以及由周壁S围绕形成的且向上开口的收容部111;各导电连接片2设有多个弹性插接部22,各弹性插接部22插入对应一个极柱11的收容部111并与对应一个极柱11的周壁S接触,且各弹性插接部22能够从对应的极柱11的收容部111拔出,实现了导电连接片2与对应的极柱11的可拆装装配而电连接,有效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导电连接片2与对应的极柱11焊接连接失效导致整个电池组报废,即使一个导电连接片2失效或与各导电连接片2相关的一个单体电池1失效,通过导电连接片2和对应极柱11的插拔关系,可以将失效的导电连接片2或失效的单体电池1更换,而不会导致整个电池组报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449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